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

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

ID:42657862

大小:17.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_第1页
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_第2页
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_第3页
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重庆女孩摔婴看心理认知扭曲【导读】重庆女孩摔婴颠覆着人们对儿童的认知,不是说儿童普遍都变得不好,而是说儿童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变得这么残忍,到底是什么条件促成了这样的变态行为呢?(来源心融网)女孩的行为和其父的说法重庆10岁女孩在电梯里残暴踢打1岁多婴儿,并抱回家在家里沙发和阳台上,将婴儿当做玩具般的继续逗弄和踢打,为什么本该是善良可爱的小姑娘,却有如此般的惊人行径。先看一下在女孩家里发生的事情和女孩爸爸给出的说法,女孩父亲李先生表示,他并不认同外界关于女儿故意将男童摔下25楼的说法,“经警方调查,女儿和

2、男童在阳台,有踢打的动作,但并未故意将男童摔下。”据女孩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坠落。据李某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坠落。原原奶奶看到电梯直接运行至25楼停下,遂赶至25楼寻找,遇李某从家中走出,遂向李某询问原原下落,李某谎称原原已被他人抱走,李某与原原奶奶一同乘电梯下楼寻找。下楼后两人分行,李某绕行至原原坠落地处,将灌木丛中的原原挪至七八米外的

3、小道上,然后返回自己家中。原原奶奶径直到小区保安处调看视频监控。至于男童坠楼的原因,李先生表示,事发时传出几声狗叫,“男童受惊吓自己坠楼”。李先生称,自己的女儿平常很喜欢小孩和小动物,“但表达方式有问题。”事发后他问女儿为什么要踢打男孩儿,“女儿说男孩跟她做鬼脸、不友好”。另外,李先生称,自己和妻子平常会打骂女儿,多少对其性格有影响。事发后,女儿一直哭闹,已被妻子带至新疆。婴幼儿模仿能力极强人之初,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争论很多,都各执一词,也都有相应的证据。尚且不论性善性恶,因为善恶是人根据当今的所谓文明之

4、类来界定的。心理咨询师说,人性本就比较弱肉强食,彰显个人力量。婴儿在没有受到惊吓刺激的时候,把毛毛虫揪成两半,把小鸡抓死,紧拎着小猫的一点毛皮,把小猫拎得喵喵惨叫,婴儿此时展示着自己力量的强大,得意洋洋,丝毫没有怜悯之意。婴儿内心没有残暴,只有他自己的快乐。婴儿的学习能力非常之强,一岁半的婴儿,完全可以用置换感知的方式,让他明白某种行为或表现,让人感觉不舒服,会引来麻烦。婴儿的模仿能力更强,模仿的对象,是他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变化的人、事、物,婴儿长成了儿童,长成了少年,他们的模仿内容和对象,随着年龄的增加

5、,不都是照单全搬,而是会在他们的人生阅识的经验上,灵活变通。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高压暴力型家庭教育,高压单调不近少儿心理的学校教育,能够让某些冢庭教育不力的少儿,用残暴行为来发泄内心的压抑和委屈;社会环境中出现的暴力场面,暴力新闻,以及影视文化作品中的暴力情节,游戏中的暴力打斗,这些都是少年儿童学习模仿的榜样。心理学家班都拉做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了儿童的学习模仿能力,即使有些行为没有表现出来,不代表儿童没有学会,只是缺少一个时机而已。小女孩的行为的驱动力在哪里?小女孩的同学告说,李某曾说想要把婴儿放在

6、包里从楼上摔下去,此前还曾发现其把蜗牛捏碎吃掉等异常行为。据同学介绍,女孩出过车祸并头部受伤,其父曾到学校沟通过该情况,希望老师、同学多多关照。事实上,在国外,也曾发生过类似儿童暴力案,英国就曾有两名10岁左右的“邪恶儿童”因为犯下“令人震惊,恐怖至极”的虐待儿童案被治罪,而其施暴原因竟然仅仅是因为“无聊”。“邪恶儿童”为何会如此邪恶,这里面究竟是否有本性的因素,当然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毕竟,假如仅仅将案件归于个体原因,极有可能让社会失去一次自我改善的契机。即便“邪恶儿童”确有其与生俱来的本性因素,但

7、后天的成长环境同样对其人性不可避免会产生影响。正如英国的“邪恶儿童”最后被发现成长于充满暴力的“毒性”家庭之中,成长过程中缺乏心理与精神的关爱,至少是催生“邪恶儿童”的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那么,回到摔打男婴的小女孩身上,她的行为背后,究竟又有何深层次的原因,其生长的家庭与社会环境,对其有着怎样的影响,也就更值得盘点。据事件最新进展,摔婴女孩父亲坦承自己和妻子经常打骂女儿,“伤害男婴只是女儿表达感情的方式,希望男婴对她笑,对她友好。”由该父亲“奇葩”的言论便可看出,小女孩摔婴,在很大程度上沾染了父母的

8、暴戾。哪有用摔打来表达感情的?弱者“抽刀”砍向更弱者,家庭暴力永远是死循环,爱用暴力的人往往总是家暴的受害者。从女孩父亲的解释和言行可以看出一些事件背后的问题,小女孩生活在一个比较暴力的家庭,经常遭受父母的打骂,所以她的行为方式就是以暴力来展现自己的情绪。但是她的行为也只是面向比自己弱的群体,比如婴儿或者小动物,因为当她遭受父母的打骂时,她是没有力量反抗,但会积累怨恨的情绪。不能够对伤害自己的父母进行报复,但是她学会了这一行为,所以当有了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