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方法讲座

学生学习方法讲座

ID:42660455

大小:3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9

学生学习方法讲座_第1页
学生学习方法讲座_第2页
学生学习方法讲座_第3页
学生学习方法讲座_第4页
学生学习方法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学习方法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听课一、意义: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渡过的,因此,如果不把上课作为学习的中心环节,可真是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二、存在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善于听课,有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与稳定,极易分心走神;有的受自己兴趣支配,40分钟的课听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有的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只是被地听,激不起思维的浪花;还有的不注重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认为只要下课后认真看书复习,听不听课无所谓,因而出现上语文课看数学,上数学课做物理作业等怪现象。三、听课坚持几个原则,讲究几种方法:(一)抓住思

2、路。具体的说,应如何做呢?有一同学写道:(以前,我听课遇到不懂之处,总是急于马上弄懂,但是,当我还在继续思索这个没弄懂的问题是,教师却按教学进度继续生下讲下了。因此下面的内容我就没有听进去,只得下课后自己去啃。这样常常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后来,我做法,听课遇到疑难时,就在书上或试卷下做个记号,继续听课。有时会在听课中顿悟;如果仍未弄懂,就课后思考;课后钻研仍无法解决,再和同学讨论或主教老师,直至弄懂为止。总之,上课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能只顾自己思考问题不听课,要避免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听课时,我对自己有两个要求:

3、一是一堂课下来,还要满足于能听懂,要争取当堂巩固;二是上课时大脑要像参加考试一样高度集中。过去我在文科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上课听听都懂,可课后做思考题又觉得抓不住要点。后来我找了原因,发现自己上课听得不仔细,没有领会老师某些话的深刻含意。比如上政治课,我听过就算,不支领会老师为什么要讲这些,要说明什么问题,怎样说明,以及这个问题的要点是什么。这样一堂课下来当然抓不住要领了。为了使自己上课时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仔细听讲,我还养成了上课记笔记的习惯。我记笔记不抄黑板,而是记书本上或试卷上没有的内容,记听课时遇到的疑问。)这

4、位同学说了以下几个要点:其一:认真听讲,紧随老师讲课的思路(何为重点,何为难点)其二:没听懂先做个记号,课后再说,先跟上都是的讲解;其三:尽量将老师讲的知识当堂消化。其四:听课时大脑要如同参加考试一样机敏、紧张。其五:记好笔记。笔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二是听课时不懂的地方。记一点简单的笔记,不必太详细,不要因为记笔记而跟不上都是的讲解。(二)前松后紧。所谓“前松后紧”,是说听课时前几分钟妨松弛一点,后头再紧张起来。一节课40分钟,一天好几节课,要想每节课自始至终紧张、专注地听讲,说实话挺难。据

5、心理学家研究,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上。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会下降。有人对毕业班的听课时间的长短进行了调查,37%的同学信为20-30分钟最好。所以我认为,有的同学上课时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开始走神。而教师上课时往往一开始是回顾以前所讲的内容或比较简单的知识,接下来才是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可偏偏此时不少同学已经是心不在焉了。因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前松后紧”要根据老师的上课内容灵活调整,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利用,总之希望同学在听课过程中,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可适当的

6、放松的精力,为自己不会的地方留足精力。如何听习题讲解课进入复习,大多数课堂都属于习题讲解课,如何才能从“讲题课”上学到东西呢?国家级骨干教师王永新老师专门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若老师讲评的习题你都懂,且教师只是讲解过程,这时你可以不听教师讲解,去做自己的事,前提是自己已经学会,只要不影响老师上课,不影响同学听课就行,若你觉得教师上课时自己不听教师讲也学不进去其他的内容,课堂上的氛围干扰你的思路,你将无法集中精力看你的内容,你还要排除其他声音对你的影响,提防老师说你,甚至批评你。如此一来,你既没有听到老师所讲的内容,

7、自己学习的效果往往了很差,这样自然是不合算的。)我认为,在习题讲评过程中,我们同学可以在以下方面去学东西:第一:整理思路。把教师讲的思路或你自己听教师讲解过程中想到的思路归纳、整理出来,简要地写在笔记本上。第二:回忆知识。老师在讲评时提到的知识内容,看看自己能否及时想出来。若不能,课外就及时复习巩固。听课时,思路要跟着老师走,这样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才能及时回忆知识。第三:拓展思路。老师讲评时,自己要先想一想该题如何做,然后,看老师的解法和自己的解法是否相同,即想一想自己是否跟老师想到一块了。如果相同,则再想想是否还

8、有其他方式解题,或是否还可联想其他的知识;若是不同,想一想自己的想法是否站得住脚。第四:听老师讲分析过程。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分析、怎样求解的。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有时想不到,想一想老师分析时所依据的知识和原理。第五:看并想老师板书的解题过程。看老师是怎样写解题过程的,想一想自己是否也能这样写,想一想老师写的钥匙过程理不是有漏洞。第六:分析习题错答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