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方案:第三单元含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方案:第三单元含答案

ID:42668269

大小:248.3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19

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方案: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方案: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2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方案: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3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方案: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4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方案:第三单元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必修三复习方案:第三单元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元复习知识目标本单元内容设置包括两课,四个框节和一个综合探究课。同学们要着眼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学握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认识弘扬优秀屮华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复习时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去探究,要注意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耍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二、单元复习知识重难点1.屮华文化源远流长2.屮华文化博大精深3•中华民族精神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基础知识记识1.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与是很有说服力的。(1)文

2、字的作用: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屮华文化,传承屮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0(2)史书典籍的作用: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历史资料的保存,留下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只有在屮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又体现。(二)知识运用1•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

3、方公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甲骨文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包容性D.民族性2.下列说法屮,能够证明屮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0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屮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中华各民族文化众彩纷纭,各具特色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每年一次的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会吸引来自深港澳台四地的中小学生参加。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

4、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0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D.丰富学生暑假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三)知识拓展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的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完成表格中划线部分)发展时间文化思想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殷周天命神权思想、①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②秦促进了③,的尺族文化的发展在屮华文化史上具有④的意义汉(5)确立至尊地位⑥成为正统思想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

5、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⑦时代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⑧推动屮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明清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小国传统文化思想面临⑨知识点一答案及解析(一)1.汉字史学典籍载体标志一脉相传2.民族性时代性(二)1.【解析】殷墟具有3300多年的历史,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故只有A符合题意。【答案】A2.【解析】③反映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有特点。④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与题意不相符,应排除。【答案】C3.【解析】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活动的开展,强调的是深港

6、澳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B、D不符合题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A本身表述错误。【答案】C(三)①“敬德保民”②雏形③统一④划时代⑤儒家学说⑥儒家思想⑦全盛⑧宋明理学⑨冲击知识点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基础知识记识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O(1)屮国的文学艺术①特点:中国文学艺术以其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的风格。②作用: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展现,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耍位置。(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①特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特点。②作用:是屮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屮华民族生命力、的生动体现。2.—方水土、一方

7、文化的□(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特征。(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的o(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又有各自的民族o(2)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和,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即求同存异和o(二)知识运用1.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淮南豆腐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