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笔记

新闻理论笔记

ID:42669412

大小:8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9

新闻理论笔记_第1页
新闻理论笔记_第2页
新闻理论笔记_第3页
新闻理论笔记_第4页
新闻理论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理论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客观新闻现象。2.中国新闻学的发端:20世纪20年代末:徐宝璜《新闻学大纲》,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学报学史》3.新闻主导性理论:是各国立法、制定新闻正常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从业人员观念的决定性理论主张。4.名称地域主要内涵特点自由主义报刊美国探讨新闻自由与社会公众的关系(1)不受政府干涉。(2)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社会责任论西欧限制自由,政府干预(1)“对每日的时间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2)报刊要成

2、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发展新闻学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守望、整合、教育党报刊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耳目喉舌突出宣传*社会责任论的不足:(1)对弊端分析肤浅,不愿深究根源。(2)靠私有的新闻媒介实现公众自由——矛盾。(3)指望政府干预、清楚弊端、虚妄之谈。5.传播的几种类型:(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的传播活动。特点:针对性强,定向传播。反馈及时,互动性强。与大众、组织传播相比,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3)

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特点:公开性无定向传播缺乏互动、单向性5.新闻本质:即新闻的实质——客观事实。新闻起源:即新闻的发端——人类社会性产生的需要新闻来源:新闻信息的材料出处。6.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7.新闻的基本特点:(1)真实性:用客观的现实形式来展现宣传事实的本来面貌,只作意义上的深化发展,不作事实的幻化和夸张。新闻失实的种类:凭空捏造、移花接木、隐瞒真相新闻失实的原因:政治、思想、作风、认识、知识、技术(2)失效性:指新闻事实发生、

4、报道过程、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时间限制。体现:新闻事实新鲜性新闻传播的快速性要求新闻人具有敏锐的发现性、快速的捕捉性、及时的发布信息新闻报道的时宜性:最佳的时机,最适当的信息a.报道的内容为读者或宣传最需要的。b.报道的时机恰到好处,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应。(3)公开性(新闻活动的目的):新闻传播活动必须面对尽可能多的受众。内涵:新闻传播的大众性和社会性。意义:知情权的通道和意味着透明、平等、自由是新闻力量源泉之一④有利于监督新闻媒介本身1.新闻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2.新闻类别:(1)内容上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

5、新闻、社会新闻(2)以发生地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3)时间性分: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4)与读者关系分:硬新闻: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的准确,信息量化软新闻: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性讲究写作技巧3.信息的定义:广义: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一般: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消除受信者随即、不确定性的东西。4.新闻与宣传(1)最基本的区别:新闻传播的是信息,宣传传播的是观念。(2)具体区别:出发点不同:宣传时宣传者自身的需要,追逐受众的支持新闻是出于受众的需要、追逐信息归宿点不同:宣传时使受众理解、支持,新闻是使受众知晓,

6、凭受众自己分析决策新闻是一次性的传播要求不同:信息沟通(新闻)要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宣传要求观点和材料的统一(3)二者的复杂联系=特殊的复合现象(4)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宣传者:既是组织者,其自身形象是宣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信任度与效益成正比。宣传对象:既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也是最后鉴定者。宣传内容:最后宣传作用。宣传时机宣传场合:封闭的环境;开放的环境。宣传动机:东西要纯正,目的要明确。宣传方法12.舆论的定义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13、舆论控制作用的表现对国家的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

7、和制约(1)决策过程(2)决策执行结果(3)相关决策的执行人物公益是舆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合乎公德符合职业道德14、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反映并代表舆论(1)公开表达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2)新闻媒介是舆论的载体(3)既是舆论载体又是影子引发舆论(1)特定的公共事物“议程”设置(2)媒介的议题是舆论的源头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舆论监督“媒介审制”15、古代新闻传播工具的演变“手势语”:出于生存、共存的欲望口头新闻:简便广泛的群众性新闻保真度差传播速度慢传播面窄信号媒介:简单信息印刷媒介:邸报(1)中央封

8、建官报(2)宋朝以后成功传播朝廷政事信息重要载体(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