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ID:42676647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_第1页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_第2页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_第3页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校扩招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在欣喜于扩招带来教育提升的同吋,也不能不遗憾的看到伴随扩招而来的隐患,高校扩招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带來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在此就这些问题做分析研究关键词:高校扩招人学牛就业毕业失业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㈠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38力;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高达559万,2009年超过了600万。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如果加上上一年大学毕业生中的未就业人数和大量海外学子的归来,2009年全国的

2、就业需求岗位达700万应该是保守数字。①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竞争的残酷,人学生就业冇三种困难:一•般性就业困难,即普遍性就业困难;结构性就业困难,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选择性就业困难,即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选择观念不相适应。②㈡高校扩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一方向必须坚持。扩招和就业难并没有必然联系,扩招使就业者的就业能力和索质更强,而就业难只是相对于择业而言的。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有以卜•六个原因: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结构失衡;社会需求增长不足,部分行业市场

3、萎缩;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现彖严重;部分大学牛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大学生择业观念有误;许多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求职面试技巧。③㈢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就业成本A高,制约着其就业;学历、文凭、就业岗位和工资待遇相联系的毕业生就业政策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缺陷对大学生理想就业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1佃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技能性结构矛盾、地域性结构矛盾和观念性结构矛盾)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成因。二、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关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耍的关键词Z—,实现广泛的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公平是实

4、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主要是教育机会平等,高校扩招正是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体现。所以,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并无必然的显著的相关性,不能以大学生失业现象來否定高校扩招。事实上,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不畅现象,只是一种虚假的饱和,真止有研究意义和真实存在的失业类型有以下几种:结构性失业、选择性失业、占据性失业和政策性失业。④显然,以上四种失业均不是高校扩招所致,这也可以说明,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失业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正如李岚清同志所称“,发展教育并不会产生人才过剩的问题,因为人已经在那里了,你不让受高等教育,他

5、也还是过剩,而且是低素质的过剩。”如杲不扩招,在社会就业机会既定的情况卜•,部分社会成员的就业只能建立在一种低教育水平的基础Z±o著名学者郑功成认为,从宏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大学生就业的空间也就受到相应的限制,结杲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平衡;从体制来看,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并没冇错,但未能冇效地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也直接妨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及学生个人的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三、解决大学生生就业难的对策㈠政府方面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屮居于主导地位

6、,各级政府耍把就业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宏观层面上,要实施适度增长的高就业率经济发展战略,并形成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屮观层面上要完善现有的劳动预备制度,建设全省性(甚至全国性)就业市场,完善现有的就业统计体制;微观层面上要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貝体而言,政府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捉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容量,缓解劳动力总量过剩的压力,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以发展经济来拓展就业空间。各级政府要力求在本地消化富余劳动力,同吋加强省与省之间甚至国际联系,进行高层次人才输出,同时要重视中低层次劳务输出,以平衡国内的人力资源配置。第二,建立健

7、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各级各地政府耍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及覆盖全国的“高校就业联盟网”,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出台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主的失业、就业困难补助制度和就业推荐成功奖励制度,对进行失业登记的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出台未就业毕业生岗前培训资助制度,曲政府提供见习津贴和见习岗位并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定期发布新职业需求信息,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从事的知识技能型职业岗位,开拓毕业生就业新领域,同时全而推行技术技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衔接。第三,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到

8、基层就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