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新)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新)

ID:42678371

大小:23.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新)_第1页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新)_第2页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新)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张玉平中医诊所医疗废物收集相关制度一、分类收集制度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2、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3、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4、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5、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6、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7、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2、,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8、使用后的废弃针按损伤性废物收集,已用的医用棉球按感染性废物收集。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1、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必须交定点回收医院由市废物处理部门集中处置。2、要有指定的专人对医疗垃圾进行软包装,并密封装好,贴上标识卡。3、封好的医疗垃圾要有专人及时的运送卫生局指定的医疗垃圾回收点。4、及时如实的填写运送时间、种类、数量以及经办人的签名。5、禁止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因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要及时启动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三、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1、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

3、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卫生局报告。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市卫生局、环保局、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单位;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2、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3、工作人员和就医者被医疗废物污染或损伤时,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同时立即向区卫生局报告。

4、四、医疗废物交接制度1、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2、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当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3、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本,区卫生局指定的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我诊所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保存时间为五年。五、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

5、制度1、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2、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3、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4、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5、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6、在收集、

6、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7、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