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

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

ID:42679734

大小:470.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0

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_第1页
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_第2页
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_第3页
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_第4页
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铅的火法冶炼方法主要有烧结—鼓风炉熔炼法、氧气底吹熔炼(SKS)—鼓风炉还原法、浸没式顶吹(ISA或Ausmelt)熔炼—鼓风炉还原法、氧气顶吹卡尔多(Kaldo)转炉法、氧气底吹(QSL)法和基夫赛特(Kivcet)法。在上述方法中,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法和浸没式顶吹(ISA或Ausmelt)熔炼—鼓风炉还原法已实现了稳定持续的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我国大部分的铅冶炼厂所采用。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法和浸没式顶吹(ISA或Ausmelt)熔炼—鼓风炉还原法在工艺上都是将冶炼的氧化和还原过程分开,在不同的反应器上完成,即

2、在熔炼炉内主要完成氧化反应以脱除硫,同时产出一部分粗铅和高铅渣。高铅渣均是通过铸渣机铸成块状再送入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产出的粗铅送往精炼车间电解,产出的炉渣流至电热前床贮存保温,前床的熔渣流入渣包或通过溜槽进入烟化炉提锌。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上述工艺的弊端也显现出来,鼓风炉还原高铅渣块,液态高铅渣的潜热得不到利用,还要消耗大量的焦炭,随着焦炭价格的提升,炼铅成本居高不下。电热前床消耗大量的电能和石墨材料,也增加了冶炼成本,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投资。为了适应环保、低炭、节能降耗的需求,新的技术不断出现,目前在河南省济源豫光金铅,

3、金利公司、万洋集团各自采用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的三种炉型代表了我国铅冶炼发展的最高水平。一、豫光金铅底吹还原工艺:取消鼓风炉,不用冶金焦,实现液态渣直接还原,与原有富氧底吹炉氧化段一起,形成完整的液态渣直接还原工业化生产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铅精矿、石灰石、石英砂等进行配料混合后,送入氧气底吹炉熔炼,产出粗铅、液态渣和含尘烟气。液态高铅渣直接进入卧式还原炉内,底部喷枪送入天然气和氧气,上部设加料口,加煤粒和石子,采用间断进放渣作业方式。天然气和煤粒部分氧化燃烧放热,维持还原反应所需温度,气体搅拌传质下,实现高铅渣的还原。工艺流程如图1。7图1豫光炼铅法的工艺

4、流程图生产实践效果8万t/a熔池熔炼直接炼铅环保治理工程主要包括以豫光炼铅法为主的粗铅熔炼系统、大极板电解精炼系统和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系统等。项目09年2月正式开工,09年8月进行设备安装,2010年元月开始空车调试,3月28日熔炼系统氧化炉点火烘炉。目前氧化炉、还原炉、烟化炉、硫酸及制氧系统均正常生产,经几个月的生产检验,各项环保指标优于国标,技经指标达设计水平。豫光炼铅新技术的主要特点(1)流程短:工艺省去了铸渣工序,淘汰了鼓风炉,减少了二次污染和烟尘率(国际同类技术的烟尘率一般在15%左右,而豫光炼铅法的烟尘率仅为7~8%)。(2)自动化水平高:工艺可在

5、氧化、还原等关键工序中设置3000多个数据控制点,实现全系统的DCS集中自动控制,用工大幅减少,系统生产更安全稳定性。(3)低能耗:该工艺不仅利用了渣和铅的潜热,熔池熔炼时传热传质效率高,能耗大大降低。粗铅能耗比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低25%左右,比传统工艺低约50%。(4)低排放:采用天然气、煤粒替代焦炭,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SO2排放浓度和远低于国家标准,仅为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中鼓风炉排放量的10%,同时CO2排放量仅为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工艺的22%。7(5)清洁化生产:密闭性好的熔炼设备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无组织排放量,实现了铅清洁化生产。终渣含铅

6、指标比国际同类工艺低2%左右,资源利用率提高。二、金利侧吹还原工艺:熔炼炉产出的高铅渣定期的由排放口放出,熔融状态下通过溜槽加入到侧吹还原炉中、侧吹还原炉设有热渣加入口和冷料加入口。还原粒煤、熔剂经配料由冷料口加入。还原炉两侧设煤气、工业氧喷枪为还原炉提供热源,还原炉下部侧墙设铅虹吸放出口,还原铅由虹吸口连续排出转送精炼车间,还原炉端墙下部设有排渣口,当虹吸排铅停止时,即为一个周期的终点。排渣口放渣,为进一步回收渣中的锌,此渣经前床贮存后送烟化炉处理。侧吹还原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余热,表面冷却器降温,布袋收尘器收尘后,是否经尾气处理,依煤粒含硫而定。图2金利

7、侧吹炉工艺流程图金利液态高铅渣还原炉工业性试验装置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于2008年底完工,包括一座8m2的侧吹还原炉、相应的烟气处理系统、冷料配料、上料系统及供气系统。2009年初进入试运行阶段。工业性试验共分三个阶段,其内容包括装置的适应性、渣型的选择、工况、供气、还原粒煤与还原周期调整等试验。其间对设施进行了必要的维护和修改:炉子下部面积扩大为13m2,试验工作于2009年8月底完成,达到了与底吹熔炼炉放渣制度相适应的稳定运行。各项技术条件和指标较稳定。2009年9月初即转入示范性生产。停止了高铅渣的铸块和鼓风炉的生产。还原炉第一炉期共进行了5个月,2010

8、年3月20号更换炉衬,2010年3月底第二炉期开始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