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鸿章传》感

读《李鸿章传》感

ID:42684171

大小:17.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读《李鸿章传》感_第1页
读《李鸿章传》感_第2页
读《李鸿章传》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李鸿章传》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鴻章傳》梁啟超著余讀梁公之《李鴻章傳》,有感於其論述之公允,及論述之全域。當是之時,非常人可述論之。梁公有言“敬李之才,惜李之識,而悲李之遇”,歎曰李鴻章所處之時,乃中國之時艱也,天欲成李鴻章之大,天亦欲毀之深。悲夫,歎夫!《李鴻章傳》,全法仿效西體論述,大事細之,論述詳之。書以全域起論,著“李鴻章之位置”、“李鴻章未達之前及其時中國之形勢”,可見其時艱,非一人之力可狂瀾也,亦可見李鴻章之於當是之中國,實乃一人傑也。隨即,書論述“兵家之李鴻章”,彰李鴻章之崛起,現其才識、膽識、勇識。李鴻章初僚于曾國藩之幕,於三十八歲前無所輕重,頗

2、有懷才不遇之感。然,天已設其位待之。梁公曰“自古大偉人,其進退出處之間,天亦若有以靳之,必待機會已熟,持滿而發,莫或使之,若或使之”。時值太平軍占金陵,蹂躪四方,脅朝廷於旦夕。曾國藩湘軍起,與太平軍戰於數年,不得克。太平軍既占金陵,上海則危在旦夕,商賈眾奏於朝,以期平定亂賊。曾國藩以獨力拜討賊之大命,於是以李鴻章圖蘇,左宗棠圖浙,曾國荃(曾國藩之弟)圖金陵。遂,李鴻章之淮軍起。金陵克復,曾國藩功高甚偉,總督兩江,加太子太保銜,封世襲一等侯,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封一等伯。然,眾嫉國荃之功,誹謗其言,而李鴻章無間言於是,現其品行之盛。其

3、後,隨曾國藩平撚亂,勝。彰其用兵之謀略,所向披靡,居功甚大。其治兵之精神,個人之品行,得之曾國藩甚多,是以淮軍能與湘軍至匹敵。國藩急流勇退,讓權柄于李鴻章。李之名鵲起,喜悲即來。李鴻章,當世之識,無出其右,效法西方,開洋務之先河。其魄力、膽識可見一斑,該書載洋務之明細,甚感于北海軍之雄力,號遠東第一之艦隊。梁公此評,李鴻章只知西之務而不知西之政,故曰洋務不能變體中國之根本。若以此苛責李鴻章,則不智也。當是朝廷之穢,根之腐敗,實難進取,鴻章以己之力,改善其世道,實屬不易。又悉,李鴻章掣肘於軍費,艦隊虛有其表,朝廷之臣,盡皆腐儒,不能資之

4、。用人不查,不知其軍中,貪腐克扣成風,鬥志甚微。此亦禍之初也。隨即甲午之戰,乃李鴻章之名由盛轉衰之始也。禍始于李鴻章之外交決斷。同治十一年,日本與朝鮮有違言,日本遣使問于中國,蓋因朝鮮為中國之藩屬,然則,朝廷畏事,曰“朝鮮政事,我朝素不與聞,聽貴國與理論可也”。此定朝鮮為自主之國,日本其意已達,並與朝廷定約,若朝鮮有事,中日派兵均需知會對方,是為《天津條約》。時,朝鮮東學党亂,袁世凱駐朝鮮,屢電國內,請兵助剿,李鴻章則派艦隊赴朝,並知會日本。即,日本亦派艦隊前往。未即達,亂黨已除,而日本軍已駐朝鮮,有進無退,中日協商一併退卻之約。屢議

5、未果,而日本已占先機,戰事已開。此甲午之役,國之大恥,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遠東第一艦隊轟然潰敗,中國之大門洞開,刀俎魚肉之勢已成,不可複盤。書中有曰,甲午之戰,非日本戰於中國,而戰與李鴻章一人也。可見朝廷之腐,官宦之自顧,不儘然也。悲夫,痛夫,哀夫!戰敗之國,頹廢之勢,城下之盟,《馬關條約》成。李鴻章赴日本議和,其間遇刺,幾欲喪命,而得以降低賠款。條約已成,非其本願,為之奈何。梁公書言,列李鴻章甲午戰敗之十二咎,歷史之使然,大勢之所趨,以貧弱之中國何以抗崛起之日本,戰事註定。其後,李鴻章之外交,幾無利於中國,非李鴻章所能主宰,實則弱國無

6、外交矣!世界之國,皆欲瓜分中國,得利於己。李鴻章雖周旋於各國,訂立盟約,假他國而制他國,成效甚微,而被反噬,中國之無力,可悲可歎。書中所述之盟約,盡皆恥辱,心甚痛之。各國利益均沾,以出賣中國之利,維持各國在華之平衡,魚肉之勢,不可翻身。李鴻章負賣國之罪責,聲名狼藉,實則替罪之羔羊,無可奈何。以年邁之體,負大國之責,有心而無力也。義和團之亂,實則朝廷昏聵,終釀大禍。以一國之弱,抗八國之強,古往今來,未之有矣。朝廷迫逃,再立和約,即《辛丑合約》,主權盡失。李鴻章薨於光緒二十七年,享年七十八歲,一世豪傑,盡歸塵土。其身後之中國,大變革將至,

7、歷史之使然也。書中談曰,戈登曾訪于李鴻章,“中國今日如此情形,終不可以立於往後之世界,除非君自取之,我全權以大加整頓耳。君如有意,僕當執鞭效犬馬之勞。”李鴻章不能言。故曰,李鴻章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耳。往者已逝,當讀此書,亦不盡唏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