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品牌打造青蟹之都2010.7

重品牌打造青蟹之都2010.7

ID:42685045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0

重品牌打造青蟹之都2010.7_第1页
重品牌打造青蟹之都2010.7_第2页
重品牌打造青蟹之都2010.7_第3页
重品牌打造青蟹之都2010.7_第4页
重品牌打造青蟹之都2010.7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品牌打造青蟹之都201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门青蟹横行世界——抓质量、重品牌、强推介,努力打造青蟹之都(三门县人民政府)三门地处三门县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全县海岸线总长约314.72km,海岛116个,海洋资源丰富,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是远近闻名的中国青蟹之乡。近年来,在农业部、浙江省、台州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围绕“开发三港、建设三城”的海洋富县战略目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牢牢把握海洋经济发展这一重点,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积极推进县域海洋经济发展,打造中国青蟹之都,三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经济主要指标连续保持高速增长,

2、1997年到2009年渔民人均纯收入从1900元增长到10930元,年均增长15.6%。2009年全县海洋经济总产量72亿元,同比增加35.4%,其中渔业总产值14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15.8吨,海洋捕捞1.7万吨,渔民人均收入增27.5%。青蟹产业也从1996年全县青蟹养殖面积1.5万亩,年产商品蟹1000余吨,至2009年全县青蟹养殖面积达8.5万亩,年产商品蟹1.12万吨,产业产值4.97亿元,占全县大农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县农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直接从事青蟹养殖、销售等相关人员达3万余人,青蟹产、供、销呈良性

3、、协调发展,同时还带动了餐饮、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三门被授予中国青蟹之乡、三门青蟹中国研究基地称号,三门青蟹通过了国家原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三门也因该产业发展而盛名。一、注重质量,推广技术,确保产品食品安全1、完善服务网络,加强产品监测。一是作为中国青蟹之乡、中国青蟹研究基地,三门不断完善管理与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了县青蟹管理办公室以及海游、六敖、健跳、泗淋四个乡镇区域海洋与渔业科技服务站。二是建立青蟹病防实验室,一方面对加大青蟹病防控制研究,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水产规范用药科普宣传周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产品和环

4、境监测。三是加快了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积极组建农产品质检站、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中心。2、创新思路,做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制度,落实措施。将全县列入监管对象的养殖企业、合作社都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上墙公布,并落实了专人负责。二是大力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近几年来每年举办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健康养殖培训10多期,年受训人员1200多人次。并制作养殖技术年画4500册,赠送资料万余份,水质测试简易仪器千余套。7三是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广先进养殖模式,提倡使用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加强疾病预防,严禁使用违禁药物,严格执行休药

5、期规定,建立养殖日志,从源头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强化监管,加强水产品监测。积极配合农业部、省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开展水产品质量抽检,并以渔业综合执法为保障,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仅2009年我县共有110多批次品样,合格率99%。并开展三次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检查苗种企业、养殖单位25家,填写整改意见表13份。3、做好无公害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积极开展无公害双认证工作,以青蟹为主的13个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7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4家养殖基地青蟹产品获有机、绿色食品认定,21家青蟹养殖基地获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证养殖面积达4.3

6、万亩。4、加强技能培训,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一是积极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确定了锯缘青蟹为主推品种,推广锯缘青蟹标准化养殖技术、测水养殖及生物修复技术、立体综合健康养殖技术等3项主推技术,全年实施养殖示范区面积6650亩,辐射养殖区面积62000亩。通过乡镇预选、综合考核的办法,遴选了科技指导员32名,科技重点示范户42名,科技示范户402名,并通过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发放资料、制作展板、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全县近4000户养殖户。二是7开展渔民转产转业技术培训,几年来共培训800多人次。三是开展农村实用新技术(农业部项目)培训班50期

7、,受训人数达2168余人次,并应养殖户的需要订发了2000余本浙江省渔民技能培训教材《海水养殖》一书和由中国水产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印的《水产养殖病害挂图》300余套,累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00余份。经过多年潜移默化,大幅度提高了养殖户整体素质,也增加了产品质量安全。5、加强养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立种苗基地。建有省级锯缘青蟹良种场1座,国家级青蟹原种场1座已经立项在建。二是大力实施养殖塘标准化工程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基础。组织了23家单位实施养殖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共投入资金6630余万元,面积27106亩。通过养殖塘标准化改造项目的

8、实施,改善了我县水产养殖条件,夯实了产业基础,提高了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规范品牌,做大市场,逐步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好得品牌还需好的宣传,正所谓酒香还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