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议政治下

在代议政治下

ID:42685069

大小:90.0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0

在代议政治下_第1页
在代议政治下_第2页
在代议政治下_第3页
在代议政治下_第4页
在代议政治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代议政治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代议政治下,人民的利益是通过代表來表达和反映的;利益的聚合、表达则是山政党來完成和实现的。可以说,近现代民主政治是以政党为主角、桥梁和纽带的。所以,民主的政党制度已经成为决定政治民主•否的关键。在主要西方国家,迄今为止,大致经历过五种政党模式:十九世纪封闭型的「密室政党」(caucusparty),十九世纪末至二十[比纪六十年代的群众性政党(massparty),1945年以来的「全民党」(catch-allparty),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卡特尔政党」(cartelparty),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媒体党」或者「领袖支配型媒体党」(mediapartyor

2、leader-dominatedmediaparty)o政党模式的变化,是社会发展,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直接反映,也可以说是西方政党政治发展的一个缩影。一西方政党政治演变的历程早期的政党成员只限于政治精英,包扌舌政府核心成员和议员,而政党的活动则只在立法机构中进行。因立法机构或议会的党团会议闭门召开,故而政党被称为「密室政党」。由于没有实行普选制,政党无需进行政治动员,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向全社会渗透。随著选举权的扩人和普及,从1880年代起,秸英政党向人众化政党转变,政党从属于市民社会,发挥代表和政治动员的作川。二战后民主化浪潮、民权运动一再席卷西方世界,政党间的竞争趋于

3、激烈,争取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民的支持成为政党获得权力或政治影响力的主要途径,因而各主要政党都以「全民党」的而貌出现。70年代西方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政党的运作模式相应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卡特尔的管理技巧、效率被引入政党管理体制,政党精英与党员相互自治,政党成为国家的一部分。到了90年代,媒体在人类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愈來愈大,西方国家的主要政党迓而发展成了领袖支配的媒体党(leader-dominatedmediaparty)1。这是因为媒体为持续的选战确定框架,公共关系成为政党的主要议程,政党领袖越过党员和地方组织而直接血对公众,一方面直接与公众沟通,另一方血

4、,也为自己树立良好亲民的形象,并以此为资木直接支配全党。当然,这五种模式并不是截然分开或者对立的,除了第一种已经成为历史外,其余各种模式在今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各国的主要政党基本上都同时具备上述政党模式的某些特点。但总的趋势是政党的组织化程度降低,政党与党员的关系更趋松散,而与非党群众的联系则趋于密切。与这种趋势相联系,近二十年来,西方主耍国家各政党党员人数减少,来自党员的选栗所占各政党的得票比例大幅度下降。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政党组织、政客的信任度人为降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政治秸英、政党上层无论在争取公职候选人提名,还是在竞选筹款方面都不再主要依靠铁杆党员,而是

5、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民众的支持。这在美国更为典型。随著社会文化的变迁,特别是二十世纪末期主要西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传统的政党在选民中的忠诚基础已经动摇,政党的纽织形式、规模、政治影响力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政党之间的竟争,愈來愈多地表现为政策、政党领袖(公职候选人)个人魅力和风格、集合和调动各种政治物质资源的能力的竟争,而不再以意识形态、理想、信念之争为主——「非意识形态化」成为政党政治发展的又一趋势。当今西方国家,纯意识形态的政党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政党的纲领以迎合选民为主,而不太在乎其么主义。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政党,不管是在台上执政还是在野作反对党,如果不能为老白姓解

6、决实际问题或者带来希望,便得不到广泛的支持,便上不了台,或者在台上坐不稳。所以,在西方国家,没有一个重要的政党是为理想而存在的。即使一些国家合法存在的共产党,近年来也在修改党纲,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比如,在主要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屮,已经没有一个继续在其党纲屮保留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或者对议会民主制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述有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大多分裂,主流派改头换血而演变为社会民主党,非主流派坚持共产党的名号,但纲领、路线、目标等都发生了变化,以适应这些国家政治上全盘西化以后的新形势。虽然一些「前共产党人」在这些国家掌了权,但他们是在肯定、支持或者至少是认同新的社会制度的前

7、提下,通过激烈的竞争上台执政的,一旦失去了选民的信任和支持,他们都得下台。这同以前的法定执政是完全不同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欧美风靡一时的「第三条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非意识形态化」(de-ideologization)之路。二西方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人民対政客、对执政党愈來愈不信任。这种趋势止在动摇如下观点:政党是政治集合与合法性的关键因索。一方而,传统的政治上对立的主流政党的政治路线日益「趋同」——都以迎合选民为工作重点。另一方而,新型的非主流政党不断涌现,从不同的侧而挑战主流政党的垄断地位。这在义大利尤为明显。而对新的形势和新兴政党的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