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第一次修改

雾凇第一次修改

ID:42691227

大小:30.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0

雾凇第一次修改_第1页
雾凇第一次修改_第2页
雾凇第一次修改_第3页
雾凇第一次修改_第4页
雾凇第一次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雾凇第一次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雾凇第一课时【教材简析】《雾凇》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课文的插图精美,更形象直观地反应了雾凇的奇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文字。【学情分析】本文科学性、知识性较强,抽象的知识较多。虽然我们生活在北方,但学生根本没有见过

2、雾凇,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知道雾凇是什么。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可以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欣赏,提供有关资料等手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了解、掌握雾凇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吉林雾凇的美丽和形成过程的奇特,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形成的过程,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5个只识不写的字,学会10个生字。能把雾字写美观。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欣赏雾凇美景的图片,了解吉林雾凇的奇异景象和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3.通过多种形式的

3、朗读,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受吉林雾凇的美丽和形成过程的奇特。【教学难点】知道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形成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预设流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是美不胜收。今天,我们要在书中万里行,到银装素裹的吉林去欣赏那里的美景。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让我们一起漫步十里长堤,走近雾凇,了解雾凇,欣赏雾凇,去感受这洁白晶莹的霜花,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2.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雾凇(板书过程中

4、提醒学生:“雾”字是上小下大的字,雨字头里的竖要短;“凇”字是两点水。三点水与“水”有关,两点水与“冰”有关。)3.强调:什么是“凇”?投影:凇,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等凝结而成的冰晶。所以“凇”是“两点水”。4.学生齐读课题5.结合刚才我们对“凇”字的理解,你能说说“雾凇”是什么吗?猜猜看。(寒冷天,雾气凝结在树木的枝干上或电线上而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6.师:见过雾凇吗?那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投影雾凇图片,配乐。)7.师过渡:吉林雾凇可真是不同凡响,它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

5、林山水”被称为我国四大著名奇观,难怪刚才有同学不禁赞叹起来。【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生活根本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教师用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丰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可做好记录并多读几遍。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生字一定会读了吧。投影生字:雾凇长堤俗称凝

6、结夜幕淹没模糊零下30摄氏度①看着大屏幕,指名一学生大声地读一读。②你来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他刚才读得有什么问题吗?谁给他纠正一下?对啊,你真是一个不错的小老师,你再带领大家读一遍吧!③变红的字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字音或字形?学生强调:教师强调:投影读音:“模糊”的“模”是多音字。mómú模糊模型模仿模样一模一样字形:比较“雾”与“零”字在字形上的相似之处,提醒大家可采用比较字形的方法来记字。④学生描红强调的字“零”“雾”。观察雾字和零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说说出书写时所注意的事项,(同是雨字头,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是不同的。)

7、并在本子上写一个。师点评一个同学的字。3.读了课题,看了雾凇的图片,刚才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识?4.大家的读书收获可真不小!课文写了这么多,哪一点让你最好奇,最想搞明白?【设计意图:虽然本课的重点是阅读教学,但识字教学必不可少。从辩字形、选字义、练书写三方面教会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方法。】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一)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雾凇的形成及原因,感受雾凇的美。1.是啊!雾凇从哪里来?怎样形成的?大家有这么多的疑问,我们从哪儿找答案呢?对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还等什么?让我们通过读书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2.首先谁能用

8、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雾凇形成的原因?(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2)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句子。(投影这句话)(3)师:什么叫“树挂”?谁知道?那咱们来看一看吧!投影“树挂”图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