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园林城市生态学概念

南林园林城市生态学概念

ID:42693312

大小:142.5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0

南林园林城市生态学概念_第1页
南林园林城市生态学概念_第2页
南林园林城市生态学概念_第3页
南林园林城市生态学概念_第4页
南林园林城市生态学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林园林城市生态学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生态学概念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2•生态学起源: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尤其是基础生态学,是生物学的基础的学科之一。3.生态学发展四个阶段:①萌芽阶段——17世纪以前,观察描述为主(鸠占鹊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4节气等),个体特征。②初创阶段——19世纪,个体、种群2个层次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标志性著作有二: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E.Warming«以植物生态地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不久德国植物地理学家A.F.W.Schimper《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

2、)。③形成阶段——20世纪前半叶。④发展阶段——20世纪后半叶以后。4.形成阶段的特点:1地植物学或植物群落学的理论、方法和学术派别的产生、完善和发展已到了极成熟阶段,并在植物群落研究中也有了很多重大进展。4基本的生物生态学学科体系的建立。6生态学专门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的涌现。5•发展阶段的特点:吸收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及先进科学技术成就,从而拓宽了生态学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同时生态学向其它学科领域扩散或渗透,促进了生态时代的产生,以至生态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MBOR6•城市生态学: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不

3、同,城市生态学可分为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和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7•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城市是一个高度集聚与高度稀缺的统一体。二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错误认识。&城市的稀缺性:指城市在多个自然环境因素方面的稀缺与紧缺特征。如城市中动植物、水、光、清洁空气、能源、土地及分解者微生物等。9.城市绿地:市中最具良好生态效益和观赏、游憩功能的地块是生长成片绿色植物的绿地。园林上来说: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10•生物:在自然界中由活质所构成

4、的,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物质,并能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与外界发生能量与物质的交换11・环境:指围绕生物生存及活动空间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12.环境问题:广义上:是因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上:只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阶段:1.自人类出现直至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2.从工业革命到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的近现代环境问题阶段3.此后的当代环境问题阶段。生物多样性减少:1)物种多样性减少2)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3)遗

5、传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后果:(1)(2)(3)(4)城市环境问题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物圈:在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的界面上优越的环境条件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具有再生能力的物质部分。17•五大自然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18.生态因子:自然环境是由很多性质不同的自然因素(环境因子)所构成。生态学中一般将自然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的综合体则称为生态环境或生境。19.生态因子的性质,划分为以下五大类: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生物因子4)地理因子5)

6、人为因子其中地理因子是间接影响植物分布和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20.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1)•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2)•因子作用的阶段性规律。3)•限制因子(这种作用叫限制作用4)13.14.15.16.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影响人类食物来源;影响人类对疾病斗争(人类60%药品依赖野生植物);影响生产原料供给。•最小量定律5•“耐性定律6”o2L2223.24.25.hi26.一是能量形式的转变(由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二是能量的转移(能量由植物转移到动物、微生物身上),ifi:三是能量的利用,即能量提供了各类

7、生物成长、繁衍之需,四是能量的耗散,即生物的呼吸及排泄皆耗去了总能量的一部分(如生物的呼吸所耗的能量占初级生产量的50%)e能量流动特点:①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0.14%;②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逆的,其流动方向为太阳能——绿色植物——食草动肉.③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抵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掉;④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在4.5%^17%之间,平均约10%。这即是著名的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的十分之一定律(1942)。这一定律证明了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并非百分之百,因而食物链的营养级不能无限增加。27物质循环:

8、生态系统中各种营养物质经过分解者分解成可被生产者利用的形式归还环境中重复利用,周而复始地循环的这个过程。28.(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层次①生物个体层次的物质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