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姚文军)

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姚文军)

ID:4270444

大小:673.5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30

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姚文军)_第1页
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姚文军)_第2页
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姚文军)_第3页
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姚文军)_第4页
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姚文军)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姚文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5.11.30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宋体5号字)(论文实际完成日期)第九届新技术论坛(线条宽度为1磅)局部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方法的分析建筑设计所姚文军【摘要】:摘要内容用宋体小4号字【关键词】:基站等效均布荷载对楼面设备布置进行荷载分析是近年来随着机房改造和移动基站建设而大量出现的专业工作,是通信行业所特有的,因此,没有现成的文献资料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计算分析方法;同时,因为行业的限制,目前尚无专用软件可进行等效荷载的计算。现有的计算分析方法是结构设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来的。在这些方法普遍应用于实际工程,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后,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

2、入的分析,以便发现其中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1.我们在计算R/γ0S时发现,荷载效应中加入恒载作用,使活荷载在总效应中的百分比减少,计算结果对结构抗力有利,鉴定结构往往因此达到合格的水平,不需进一步采取加固措施,使我们的工作简化。因此,设计人员在计算时均加入恒载作用。但是在查勘时板厚和楼面做法不容易准确测量,因此恒载不容易准确取值,那末,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应不应该计算恒载?按实际布置计算的板弯矩1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第九届新技术论坛2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第九届新技术论坛基站名称设计院查勘日期2005.3.1基站编号AH001735一、概况结结构类型框架所在楼层中间楼

3、房使用性质办公房屋建成年代╱层高╱净高(mm)3143室内地面做法厚度(mm)╱板类型现浇板构电池(安时)500(双层)建楼地面地砖内墙面抹白顶棚抹白有否渗水╱筑是否为防火门否设空调型号海尔上出风口╱空调架高度(mm)╱窗面积(mm*mm)╱备灭火器/灭火剂2kg*2具/CO2气灭系统╱电报警探头有配电箱备用电源C32,C10气二、承重分析根据现场查勘的结构信息综合分析,确定房屋使用性质为办公楼,活荷载标准值为1.52KN/M。楼板所能承载的最大弯矩为:跨中弯矩2.83KN·M,支座弯矩6.31KN·M。依据机房设备实际荷载分布,考虑附加面层做法自重,经计算分析:

4、跨中弯矩2.11KN·M,支座弯矩6.31KN·M。R/γ0s=0.81,构件可靠性评定等级为d级。三、复核结论与处理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楼板结构抗弯承载力不满足使用要求。在现有荷载作用下,机房设备布置需进行调整,电池移位。考虑新增3G设备,满足可靠性a级标准,按图1735-2布置。计算跨中弯矩2.23KN·M,支座弯矩5.01KN·M,最大挠度1.84mm,最大裂缝0.026mm。(挠度限值12.488mm,裂缝限值0.3mm)。2.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问题:由于软件不能直接提供等效均布荷载,我们采用实际荷载引起的跨中弯矩/均布荷载引起的跨中弯矩的比值来推断等效均布

5、荷载。算例(一)3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第九届新技术论坛1.计算允许荷载下板跨中弯矩:4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第九届新技术论坛2.计算实际荷载下板跨中弯矩:5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第九届新技术论坛设备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短向:M=1.51kN·m长向:M=0.65kN·m折算等效均布荷载:22短向:qe=1.5*(1.51/2.38)=0.95kN/m长向:qe=1.5*(0.65/0.83)=1.17kN/m22取较大值,由长向弯矩控制,qe=1.17kN/m。再加上楼面操作荷载0.5kN/m,楼面等效均布荷载标22准值为:qe=1.17+0.5=1.67kN/m,>1.5

6、kN/m,楼面荷载不满足使用荷载要求。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有时会发现:等效荷载不满足时,我们用抗力法计算时却满足要求,两结果矛盾,所算出的等效荷载是去了实际价值。这是什么原因?算例(二)计算中,考虑楼板和楼面做法自重后,实际荷载产生的弯矩为:实际荷载产生的弯矩=实际荷载及附加恒载作用下板跨中弯矩—附加恒荷载作用下板跨中弯矩具体算法如下:1.计算实际荷载及附加恒载作用下板跨中弯矩:6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第九届新技术论坛2.计算附加恒荷载作用下板跨中弯矩:7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第九届新技术论坛设备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短向:M=7.63-6.8=0.83kN·m长向:M=2

7、.89-2.38=0.51kN·m折算等效均布荷载:22短向:qe=1.5*(0.83/2.38)=0.52kN/m长向:qe=1.5*(0.51/0.83)=0.61kN/m22取较大值,由长向弯矩控制,qe=0.61kN/m。再加上楼面操作荷载0.5kN/m,楼面等效均布荷载标22准值为:qe=0.61+0.5=1.11kN/m,<1.5kN/m,楼面荷载满足使用荷载要求。以上两个例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哪一个算法正确?我们要从等效均布荷载的定义入手:根据《建筑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附录:B.0.1楼面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应在其设计控制部位

8、上,根据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