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选址

土地规划选址

ID:42706119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0

土地规划选址_第1页
土地规划选址_第2页
土地规划选址_第3页
土地规划选址_第4页
资源描述:

《土地规划选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村镇规划的选址农村区域发展一班何蕊敏(222014326032033)李晶(222014326032033)一.实验口的2007年6月,国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这是我国在新的丿力史时期加快屮西部发展,全而推进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实践。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统筹城

2、乡思想指引卜:重庆市市委、市政府结合重庆实际,把协调区域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的关键,科学规划、布局“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强化都市发展实力,加强城乡互动,加快新农村建设,形成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对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民族地区“两翼”的辐射、带动格局,为全市区域统筹发展构建了新的平台。2009年,国务院3号文件《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赋予了重庆市新的使命。《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

3、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统筹规划农业布局,科学确定“一圈两翼”农业发展重点,打造“一圈”城郊都市型农业示范区、“渝东北翼”库区生态农业走聊和“渝东南翼”山地特色农业基地,这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耍,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黔江区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是“一圈两翼”中“渝东南翼”的中心,也是渝东南片区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区。根据《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渝东南地区定位为“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黔江区将重

4、点发展生猪、卷烟、珍珠兰茶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产业,以小南海地震遗迹景观和牛态体验为特点的牛态旅游业。根据国务院3号文件,“渝东南翼”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屮要注重打造山地特色农业基地。黔江区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定位,积极实践,加快发展。全区根据“两环一心”的旅游发展格局先后编制了《濯水古镇保护性详细规划》、《蒲花河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及《小南海旅游环线规划》等旅游规划,积极打造以小南海风景名胜区、仰头山森林公园、八面山为重点的北部旅游环线和以官

5、渡峡、濯水古镇、蒲花河AAAA级旅游度假区(蒲花河农业示范园区、蒲花河地卜喑河、蒲花洞天生三桥等)、神龟峡为重点的南部旅游环线,以及黔江城市旅游中心和配套服务设施中。一.实验要求在黔江区濯水镇白杨居委现状图的基础上进行选址,要求选择三块土地,每块土地容纳人口为800—1000人左右,人均占地面积约80—100平方米,选址吋范围线规范,尽量使地域规整,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三块土地进行比较,选出最适宜的土地。二.选址原则一、应符合镇乡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村庄新建、扩建和撤并的原则和要求。二、应充分结合自然环境

6、条件,布局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便于排水、通风和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段。三、应注意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充分利用荒地、薄地,不占和少占良田、好土和林地。四、应避开山洪、风灾、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区、地震断带、雷击高易发区、地方病高发区、重自然疫源地等自然灾害影响以及生态敏感的地段。五、应避开有开采价值的地卜•资源和地卜•采空区以及文物埋藏区。六、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内的现有村庄建设应符合相关专业规划确定的禁建区、控建区和各级各类保

7、护区的要求。七、在地质灾害极易发区和高易发地区,严禁布置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其他公众密集活动的建设项目。因特殊需耍布置木条严禁建设以外的项目时,应避免改变原冇地形、地貌和自然排水体系,并应制订整治方案和防止引发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八、应坚持靠近交通、靠近城镇、靠近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工业集屮区(点)的原则,集约布局。同时,应避免被铁路、重要公路和重要基础设施穿越,避开基础设施廊道控制区。九、应与生产劳动地点联系方便,并充分依托和利用现有的生产、生活设施及交通条件。十、位于丘陵和山区的,应优先选用向阳坡和通风

8、良好的地段。十一、一般应在平坝地区进行布局,由产业相近的村通过多种合作经济组织形式,进行集中统一建设。应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环境容量、交通条件等,并按照合理的集屮度发展口标,确定新建村圧的人口集聚规模。一.具体选址比较选址A选址B选址C地质条件左边占地主要为旱地和山地,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施工建筑成本高;右下角占地多为水皿,地势低洼,不利于居住。占地主要为早地,该区地势较平坦,整体坡度较小,便于施工占地主要为旱地,,该区等高线密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