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

ID:42708151

大小:30.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_第1页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_第2页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评论/2011年第3期局松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刘杰摘要通过对高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解读,分析大学生在生存压力剧增、心理调适欠佳、挫折承受能力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生命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引领,以及积极整合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力量,建构生命教育综合体系等措施。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作者刘杰,温州医学院助教Ifi州325035)近年来,生命教育逐渐受到学校关注,这是学校教育开始深入到人的梢神世界,从而进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个重要趙向。进入新的历史

2、时期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看很多新悄况、新问题。既有因独生子女、高校扩招等因索带来的•生源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有因贫困、就业等因素带来的心理、悄感问题,及社会上存在的腐朽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诱惑问题等。这导致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生活郁闷、自闭、斗殴、自残,甚至吸毒、自杀、伤害他人等“生命困顿”现象,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解决这些涉及到生命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刻不容缓。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构成人的生命的统一体,每一部分都和谐地存在于生命当中,具有无限的超越性。但是,生命本身是有限的,进化论的

3、发明者达尔文认为生命是应该珍惜的。生命教育,系指通过认识主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等各利墩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让学生从认识生命到理解生命,进而欣赏生命、尊亜:主命,珍惜有限的生命,逐渐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而均衡发展。生命教育的根本,就是教育学生注重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捉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挖掘生命潜力,使生命得到更好发展。让学生知道如何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与家人、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主命的历程。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4、,培养热爱形惜、尊重牛命的态度,增强生活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止确的生命观,最终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当代大学生理智、情感丰宮、自主意识强,但不够成熟,情绪容易波动,对一些问题或压力认识不够深刻,不能止确认识H己,缺少化解压力的方法。生命教育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让受教育者认识人的白然生命特征,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粘神世界,关注自身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整合人文、科学、艺术于一体,从提升生命的高度來实现真善美柑融合的精神教育。

5、儒家思想中的“贵生”匝视生命)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未敢损毁;马厩失火,问“伤人否?”不问马。对于儒家来说,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中国生命教育工作发展中心于2009年11月公布《中国体验式生命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生命教育,旨在完善国民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人生观。具体落实到生命价值意义教育,就要在保护国民自然生命的同时,加强人文生命教育,在牛命发展的过程中更凸现牛命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在有限的自然生命过程小发挥无限的力量,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真实的人生。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6、和接班人。从我国的教育方针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引导人之心灵。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教育是砌绕我国教育方针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尊重学牛个性,开发潜能,完善人格,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生命自主成长,促进大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本质而言,生命教育是世界观、价值观,特別是人生观教育内容的细化、深化与拓展。因此,生命教育有益于犬学生把握生命的真谛:生命即是人生的展现,生命既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生命教育能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理解生物体存在的现实状态,即牛命自然属性,是主命

7、社会属性的承载者,也是社会属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命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即生命社会属性,因为它的存在,生命有了更美好、更高级的方式。生命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展性,生命之所以珍贵,不在于生命自然存在的本身,而在于其缢涵着丰富的社会内容,能孕育并生成更美好的事物。生命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诠释岀“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仍然活着”的深刻含义。长期以来,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对“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容易因为一时苦闷或瞬间冲动产生自杀念头,导致校园自残、自杀,以及各种伤害学主身体的现象发生

8、。若及时发现并进行合适的疏导劝解,大学生很容易走出“自杀”误区。由此,应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谋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近年来,大学生普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如成长发展中的困惑,以及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