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矿环保——朱大科

中矿环保——朱大科

ID:42709115

大小:8.43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9-20

中矿环保——朱大科_第1页
中矿环保——朱大科_第2页
中矿环保——朱大科_第3页
中矿环保——朱大科_第4页
中矿环保——朱大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矿环保——朱大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泥管道输送系统——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北京中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四月十五日大纲关于我们电厂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300MW机组电厂煤泥输送典型方案工程业绩一、关于我们国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高浓度粘稠物料管道输送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公司涵盖煤炭、电力、市政、化工、造纸、钢铁等十几个行业100多家客户遍及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出口至东南亚200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鉴定——“高浓度黏稠固体废弃物处置洁净储运技术及成套装备的研究与应用”居国际先进,其中高浓度粘稠物料储运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企业荣誉一、关于我们2003年煤炭部科技进步特等奖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企

2、业荣誉一、关于我们2002年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煤泥管道输送系统与装备项目在煤泥管道输送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关于我们——企业荣誉已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16项一、关于我们——企业资质电厂为什么要利用煤泥?煤泥综合利用需解决的问题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电厂为什么要利用煤泥?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经济效益高(根据13家综合利用煤泥电厂数据平均得出)1.7吨煤泥=1吨中煤煤泥与中煤价格差平均在250元以上经济效益=利用煤泥数量(万吨)/1.7×250元/吨年利用煤泥数量(万吨)经济效益(万元)304411.76507352.94608823

3、.538011764.71…………电厂为什么要利用煤泥?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煤泥产量大电厂为什么要利用煤泥?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煤泥产量大电厂为什么要利用煤泥?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延长循环流化床锅炉维护周期社会效益好一吨含水率30%煤泥=0.8m3一个年入洗500万吨的洗煤厂,一般年产煤泥35-50万吨若采用堆积方式,需建40m×30m×7m煤泥棚30个以上煤泥堆放状态下的煤泥状态极不稳定,遇水即流失,风干即飞扬电厂为什么要利用煤泥?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国家政策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电力部关于对综合利用电厂不收取上网

4、配套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关于落实好综合利用电厂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煤矸石、煤泥电厂生产运行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煤泥输送需解决问题煤泥中含有大量杂质,易板结,需除渣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煤泥输送需解决问题高浓度煤泥黏稠度高难以输送,需制备成膏浆状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毛细水间隙水吸附水内部水被煤泥颗粒体包围着的间隙水作用力弱,很容分离。占约70%.由毛细现象吸附于固体颗粒周围的水,约占水分含量的20%由颗粒表面张力作用而吸附的水,吸附力强,不易去除由水解现象与固体颗粒结合的水,已没有传递静水压能力,类似固体——煤泥中的水分二、煤泥综合

5、利用的沿革与趋势浓度为64.8%的煤泥表观粘度值比较(室温21.5℃)序号搅拌时间(S)最大粘度值(mPa.S)1无搅拌8302726074396312054672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搅拌对煤泥粘度的影响煤泥输送需解决问题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若将煤泥储存地点选在锅炉岛内,将来设备检修极易造成环境污染。长距离输送煤泥输送需解决问题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入炉、给料困难常规入炉方式:1)给煤口给料:易发生结焦、堵塞2)喷枪给料:对煤泥粒度、洁净度要求高,易堵塞、压缩风机耗能大。煤泥的稳定输送——入炉量稳定可调也是影响锅炉稳定燃烧的重要条件。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利用

6、自有输煤系统,把煤泥晒干后掺到原煤中一起输送存在以下弊端:受天气、场地等条件限制不能规模工业化应用;经常发生煤仓、给料器堵料事故,严重影响锅炉正常使用;因为存在上述原因,该方式现很少被使用90年代初期,电厂现有输煤系统掺混方式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90年代中期,专用的煤泥皮带输送系统,开放式入料方式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专用的煤泥皮带输送系统,开放式入料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存在以上弊端,逐渐被电厂弃用皮带输送倾角较小,有时需多次回转;输送不封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环节复杂、易出故障、运行成本高;基建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必须配置庞大的炉前给料装置;煤泥流量难以精确控制;开放式入料现

7、场环境差。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90年代末期,专用软管挤压泵,炉前煤泥给料方式二、煤泥综合利用的沿革与趋势专用软管挤压泵,炉前煤泥给料方式存在新的问题:泵出口压力低,只有1.5MPa~2Mpa;因此输送距离短,只有十几米,一般用于炉前给料;软管寿命短,软管的使用寿命只有50~150小时左右(平均按75小时计算),使输送成本增高;长距离输送仍采用开放式皮带,污染问题没解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泥输送问题,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