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ID:42716361

大小:2.3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1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9·怀化模拟)材料 开皇元年(581年),高颎(隋代第一名臣)奉命与郑译、杨素等修订刑律,“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制定新律,奏请颁行。新律废除了枭首、轘身及鞭刑,减轻了徒刑,还取消了一些“楚毒备至”的讯囚酷法,如用大棒、束杖、车辐、鞵底、压踝之类。对旧律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开皇二年,隋文帝以长安旧城,自汉以来,屡经战乱,凋残日久,在苏威、高颎等人的谋议下,决定在龙首原创建新都,以高颎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颎”。为后来唐代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他行政、官制等各种制度,也大都在高颎的主持下,斟酌损益,建立新的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局面。在经济方

2、面,自北齐以来,“暴君慢吏,赋重役勤”,贫苦农民很多被迫沦为豪强的荫户,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高颎建议采用“输籍定样”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初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改革的意义。解析:(1)据材料“奉命与郑译、杨素等修订刑律”“在龙首原创建新都”“其他行政、官制等各种制度,也大都在高颎的主持下,斟酌损益,建立新的制度”“高颎建议采用‘输籍定样’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概括改革的内容。(2)结合第一问内容从政治、经济和对唐朝发展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1)内容:修订刑律,制定新律;

3、创建新都;损益旧制,创立新制;采取“输籍定样”措施。(2)意义:稳定新王朝的政治经济秩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建立较完善的户籍制度,巩固了统一局面;为唐代的繁荣奠定基础。2.(2019·石家庄模拟)材料 传统视域里民族政策只是反映政府对民族地区由上而下的管理,较少关注民族需求及上下交互式的政策演变。宋朝政府在西南地区实施的羁縻政策发生了变化,主要缘于溪峒与政府之间物质价值认同的迁移。《宋史》记载:“蛮无他求,唯欲盐尔”。食盐作为溪峒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曾一度成为溪峒与政府之间价值认同的媒介,一方面,缘于溪峒民族对食盐的需求程度高涨;另一方面,宋朝政府抓住食盐的货币职能谋求区域社会的稳

4、定。宋真宗中后期,对能够在率领溪峒蛮人归投的土酋,“署其首领之名,月给食盐”,这种维系人心的措施与授其土官等羁縻政策相辅相成。宋孝宗下诏:“平溪峒互市盐米价,体听民便,毋相抑配。”从北宋前期“以盐易米”到南宋中后期的“以盐转易多物”5,食盐交换成为宋朝政府在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的重要手段。这种与宋代茶盐专卖制度背道而驰的食盐交换手段,不仅实现了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有效控制,也反映出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或推行必须先期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双向需求。——摘编自董春林《以盐制夷:宋代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管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

5、所学知识,评析宋代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改革的影响。解析:(1)据材料“传统视域里民族政策只是反映政府对民族地区由上而下的管理……主要缘于溪峒与政府之间物质价值认同的迁移”“这种维系人心的措施与授其土官等羁縻政策相辅相成”“食盐交换手段,不仅实现了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有效控制,也反映出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或推行必须先期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双向需求”概括改革特点。(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两方面及政治、经济等多角度评析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以经济手段改善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下交互、互惠互利;注重维系人心。(2)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或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

6、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治理;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3.(2019·内江模拟)材料 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专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六科设掌印长官“都给事中”1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1人(从七品),“给事中”若干(从七品),是六部独立监察机构,不隶属其他部门。凡六部上奏均须交给事中审查,若有不妥即行驳回;皇帝交给六部任务也由给事中监督按期完成。明朝出现了地方分区监察和中央按系统监察的科道并立现象,同时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各省提刑按察司、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明朝对科道官选用十分严格,同时还规定,“凡

7、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对监官犯罪的处分比一般官吏要重。——摘编自《明史·职官志》(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监察改革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朝监察改革的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从机构建设、官员的地位与权力、官员的任用与管理等方面概括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是六部独立监察机构,不隶属其他部门”“明朝对科道官选用十分严格,同时还规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分区监察和系统监察结合并立;监察官地位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