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绪论教案设计(共2篇)

应用文写作绪论教案设计(共2篇)

ID:42721322

大小:17.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1

应用文写作绪论教案设计(共2篇)_第1页
应用文写作绪论教案设计(共2篇)_第2页
应用文写作绪论教案设计(共2篇)_第3页
应用文写作绪论教案设计(共2篇)_第4页
应用文写作绪论教案设计(共2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绪论教案设计(共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篇一:第一章应用文写作绪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应用文的概念及作用2.学会使用应用文的习惯语言,正确使用应用文的材料3.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应用文的意义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语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弗勒指出,信息时代家庭工作的任务是编制电脑程序、写作、远距离监测生产过程。信息时代社会家庭化,作为三项家庭工作之一的写作,自然不是文学创作而是文章写作,特别是应用文写作。因为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直接的是文章而不是文学。二、讲授新课(一)应用文的概念与历史发展脉络2、历史发展:我国的应用文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有文字开始

2、,可以说就有了应用文。我国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人们把占卜吉凶的结果、祭祀祖先的活动经过等用符号刻记在龟甲兽骨上,这种甲骨卜辞可以说是最早的应用文。从35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便可以看到应用文的萌芽。甲骨文记载的是占卜的事由和结果,故称“卜辞”。这些卜辞,最短的只有几个字,最多的一百多字。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各种统治机器的强化,在封建社会中应用文种类越来越多,达到了比较完满的地步,对应用文的使用格式也有了严格的限定。清朝刘熙载正式提出了“应用文”这一名称。我国最早的应用文专集是《尚书》。秦汉时期,公文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已初步确立,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

3、别。从远古到秦统一中国之前,是我国古代应用文的萌芽期。其作品见于甲骨卜辞、钟鼎文和《尚书》。《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应用文为主体的文章总集,其内容是记载虞、夏、商、周四代的一些政府文告、誓词等。《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先秦时期,在用于处理国事的公务文书产生的同时,私人应用文也因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应运而生,最早出现的是契约和书信。这在西周中期的铭文和《左传》中均有记载。秦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应用文长足发展、趋于成熟的

4、时期。先秦时期的应用文,文辞简约,形式简单,尚未形成固定的格式和完整的体系,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后,统一了文字,有力地推动了应用文的发展。从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一千一百余枚秦时竹简中可以看到,秦时的法律文书和公文的体制趋于统一,内容丰富,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并有了比较严格的分类和明确的行文关系。汉承秦制,应用文体趋于繁富,文辞漂亮缜密,如晁错的《论贵粟书》,贾谊的《论积贮疏》、《谏除盗铸钱令疏》,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应用文,无论是写作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曹

5、丕的《典论·论文》和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其中都有对应用文写作理论的阐述。《文心雕龙》所列的33类文章中,属于应用文的有21类,可见当时应用文使用的广泛与地位之重要。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由韩愈等人兴起的“古文运动”,对应用文的内容、形式及文风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代文坛盟主欧阳修提出了“信事言文”的主张,并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倡导人们把应用文写得真实、平易、自然而有文采。散文大家王安石、苏轼等,都有文质兼优的应用文传世。唐宋应用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锦章佳作大量涌现,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

6、檄》,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论佛骨表》,白居易的《请赎魏征宅奏》,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苏轼的《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等。元明清时期的应用文,体制更加完备,写作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刘熙载的《艺概·文概》等,对应用文的各种体式有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太平天国时期,对应用文的体制和语言进行了重大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公文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他体式的应用文也在语言上推陈出新,文风上尚实从简,文体上去僵化、增新品,使应用文更贴近生活,更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7、(二)应用文的特点应用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应用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一点与其他欣赏性的文艺类作品有着显著的区别。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说,文章“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显然,这里是以“用”作为衡量文章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体现了应用文的最基本特点——实用。真实,文学形象可以虚构,只要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的本质即可,不必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应用文则不同,它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文章中所用的一切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不夸大,不缩小,不虚美,不隐恶,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应用写作的目的。传递信息失实

8、,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