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复习

中国园林史复习

ID:42724125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中国园林史复习_第1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_第2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史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填空题1.明代皇家园林的建设是大内御苑,清初的建设重点是(离宫御苑)P3902.《园冶》一书提出的规划设计原则是(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P4293.上海豫园的黄石大假山出自(张南阳)的手笔。P409二、名词解释1.花石纲:宋徽宗时为了广事搜求江南的石料和花木水路运输的编组。P2792.别业:指在风景区或在郊外建造的供休养的住所3.轩:建在高旷地带而环境幽静的小屋,园林中多作游人休息、观景的场所4.囿: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囿除了为王室提代祭祀、丧纪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以外,兼有“游览”功能。囿无异于一座多功能,大型天然动物园

2、。囿的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5.艮岳: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与,由宦官粱师成具体主持修建工程。园林的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大体上成“左山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南三面包围水体。艮岳称得起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6.花石纲—为了广事搜求江南的石料和花木,特设专门机构“应奉局”于平江(今苏州),委派朱勔主管应奉局及花石纲事务。“纲”是宋代水路运输货物的组织,全国各地从水路运往京师的货物都要进行编组,一组谓之一“纲”7

3、.虹霓阁:指架设在建筑物之间的高架廊道,好像虹一样地拱起,也就是飞阁。即下层架木构凌空,上层为来往交通的廊道。相当于秦代的复道。三、单选1.明清以来的第一座离宫御苑是(B)P377A.静明园B.畅春园C.避暑山庄D.圆明园2.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是(C)P429A.《一家言》B.《长物志》C.《园冶》D.《花镜》3.清漪园是以(A)为中心的中央建筑群。P560A.佛香阁B.宝云阁C.五方阁D.清华轩四、多选1.明代御苑的建设与宋代有所不同的是(A、B)P360A.规模又趋于宏大B.突出皇家气派,着上更重的宫廷色彩C.接近于私家园林,更为精致D.规模较小2.下列属于人工山水园

4、的是(B、C)P463A.静明园B.圆明园C.畅春园D.静宜园3.清代乾、嘉两朝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A、B、C、D)P581-585A.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B.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C.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D.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一、判断1.清华园是一座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主体建筑大体上按东西中轴线成横向分布。(×)按南北中轴线成纵深布置P4142.长春园的植物配置采用欧洲规整式园林的传统手法。(√)P5273.清漪园的总体规划是以杭州的西湖作为蓝本。(√)P554二、简答1.请概括评价影园的规划设计内容及特色。P394答:影园是以一个水池为中心的水景园,呈湖中有岛,岛中又有池的格局,园

5、内园外之水景浑然一体。靠东面堆筑的土石假山作为连绵的主山把城墙障隔开来,北面的客山较小,则代替园林的界墙,其余两面全部开敞以便收纳园外远近山水之借景。园内树木花卉繁茂,很注意以植物成景。建筑疏朗朴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亦利用山水、植物为手段,不取建筑围合的办法,故极少用游廊之类进行园林景域的划分。2.简述北京私家园林的特点。P410答:①造园叠山一般都使用北京附近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具有北方的沉雄意味②建筑物由于气候寒冷而封闭多于空透③植物多用北方的乡土花木3.“三山五园”指的是什么?P463答: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1、填空题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6、是上林苑。P712、名词解释离宫御苑:是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P193、单选题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B)P40A、秦B、商C、周D、汉4、多选题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A、B、C、D)P26-34A、本于自然,高于自然B、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C、诗画的情趣D、意境的含蓄5、判断题甬道是指穿过宫苑区的驰道两侧加筑墙垣以保证皇帝安全的通道;复道是为两层的廊道,上层封闭,下层敞开。(√)P64、656、简答题简述建章宫的规划布局。P87答:建章宫其总体布局,北区以园林为主,南部以宫殿为

7、主,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尚保留上代囿与台结合的余绪,具有多功能。它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