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韩东

文献综述 韩东

ID:4272509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0

文献综述 韩东_第1页
文献综述 韩东_第2页
文献综述 韩东_第3页
文献综述 韩东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 韩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河流地貌概述摘要: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河流地貌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河谷地貌和河床的发展情况,分析的部分地区的地貌状况。并列出河流地貌结构特征指标,总结了河流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和其研究意义。关键词:河流;地貌;指标Abstract:With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manandnature,thelandscapeoftheriverbecomesmoreimportant.Thispaperintroducestherivervalleylan

2、dscapeandthedevelopment,analysisofthesituationinpartsofthelandscape.Andliststheindicatorsof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theriverlandscape,summeduptherivergeomorphologyresearchcontentandsignificanceoftheirresearch.Keywords:river;landscape;indicators.1引言河流地貌作为地表主体地

3、貌类型,其发育和发展受到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河流地貌研究必然涉及到区域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河流地貌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河道及河网的几何特征、与河流有关的侵蚀地貌及相关堆积物,如河谷形态、河流阶地、河床沉积、河漫滩沉积、洪积扇等,以及河口和三角洲区的有关河流地貌,还包括河流地貌的演变历史、河流地貌发展变化原因及河流地貌动态与未来变化预测等[1]。2河谷地貌我国关于河流地貌的研究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以河谷地貌为重点。1958~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的地理系结合长江

4、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任务,调查了宜昌至奉节之间的长江河谷地貌,第一次发现在宜昌东湖系砾岩层内有来自川西及滇中岩层所形成的砾石,认为长江三峡远在第三纪初已经形成。在东湖砂岩堆积时期,黄陵背斜已被切穿,现在长江两岸的石灰岩高原面是夷平面。对整个长江三峡来说,长江是从隆起的夷平面上向下切割而成的。他们详细地探查了三峡内的阶地及其对比关系,发现宜昌至南沱间的长江峡谷两岸有多级基座阶地,纠正了过去认为三峡内无阶地的论断。这一研究成果不但提供了科学资料,并有助于选择坝址等实际问题的解决[2]。2.1金沙江河谷地貌3沈阳农业大学学士

5、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过去关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河谷地貌的研究甚少,1958~1962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调查了宜宾至玉树间整个金沙江河谷地貌,第一次提出了该何谷地貌的系统资料,填补了空白;并提出了梯级开发的坝址比较方案,为今后水利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金沙江上游自邓柯以下向东南流,至俄南附近急剧向南转,切入花岗岩山体中,形成大峡谷,但从俄南继续向东南,经浪经岭至海子山,沿玉隆河、箭白河到甘孜的雅奢江,却有一条长约200公里,宽1~3公里的古河谷,谷内有河流相沉积层,其砾石成份与金沙江上游相同,唐邦兴等认为古金沙江曾经从这一古

6、河谷流入雅著江,其后由于新构造运动发生河流袭夺而转向南流[3]。2.2黄河支流河谷地貌沁河全流域的地貌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段落,下游是加积建造的冲积平原,上游是侵蚀堆琢的高原河谷,五龙口是它们的分界点。渭河中下游河谷地貌进行了研究,认为从河床第一、二级阶地纵剖面比降曲线,得知它们彼此并不是平行的关系,并推断三门峡水库在渭河上的淤积纵剖面与河床和阶地的纵剖面也不可能是平行的关系。至于渭河阶地的类型同一级阶地在宝鸡一带属于基座阶地,向下游逐渐转变为内叠阶地,至西安、渭南一带则为上叠阶地[4]。3河床地貌3.1河型的稳定性指

7、标和河型的转化方宗岱(1964年)根据国内外74条河流的资料统计分析,提出以Cv二(洪峰流量变差系数)和p0/pp(p0为河道上游来的含沙量,pp为河道实际水流挟沙能力)两值为河道稳定的判别数,认为江心洲河型是比弯曲河型更为稳定的一种河型。他并提出在Cv不变的情况下p0/pp≥1弯曲河型将变为游荡河型;若p0/pp≤1弯曲河型将变为汉道或江心洲河型[5]。3.2山地河床地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理系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三峡地质队等单位结合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研究了三峡河床地貌,发现三峡河床上有一系列顺河分布的

8、低于吴淞零点的槽状洼地。在结晶岩地区三斗坪附近有8个,石灰岩地区南津关附近有4个。据研究,这些河槽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河槽岩石性质的差异,地质构造破碎带的存在,在河流选择侵蚀作用下所产生的特殊形态。目前各国学者对于河型的分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系统,主要原因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6]。4河流地貌结构特征指标河流地貌是水流与河床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