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

南信大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

ID:42739501

大小:17.11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9-09-21

南信大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_第1页
南信大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_第2页
南信大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_第3页
南信大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_第4页
南信大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信大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象学与气候学王志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zfwang@nuist.edu.cn2气象学与气候学3课程简介课时安排总学时:32学时(1-17周)讲授为主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书面作业、出勤)期末考试气象学与气候学4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大气的热能第三章大气中的水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五章气候的形成和分布第六章气候变化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6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简史第二节气候系统概述第三节大气的基本物理性状气象学与气候学92、气候学的概念气候的一般概念我国古代,“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

2、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节气”;“候应”气候气象学与气候学102、气候学的概念气候的定义:在太阳辐射和气候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作用下,某一区域在某一特定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多年平均状况及其极端情形。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现象(风、云、雨、雪、干、湿、雷、电等)及其状态(温度、压强、湿度、密度等)的综合。气象学与气候学11世界1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气象学与气候学12过去157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变化时间(年)气象学与气候学133、天气与气候的联系和区别两者存在统计联系气候是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包含天气平均状态和极端状

3、态区别:时间尺度变化特点影响因子气象学与气候学144、发展简史1)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中叶以前零星的、局部的气象观测感性认识和经验形成阶段,以文献记录和现象描述为主我国曾居于世界领先殷代:风、云、雨、雪等文字记录春秋战国:“二十四节气”气象观测仪器古希腊气象学与气候学154、发展简史2)发展初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观测方面:气象仪器的发明、建立地面气象观测站和观测网,开始气象要素的观测和积累发明时间发明者姓名发明者国籍发明的气象观测仪器1593伽利略意大利温度表1643托里拆利意大利气压表1667胡克英国板式风速器1783索修尔瑞士毛

4、发湿度计气象学与气候学164、发展简史理论研究方面:气象学和气候学由单纯定性的描述进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阶段,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学科时间姓名国籍研究成果1820布兰德德国绘制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1835科里奥利法国科里奥利力的概念1857白贝罗荷兰风压关系定律1863菲茨罗伊英国气旋模式1817洪堡德德国绘制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883汉恩德国《气候学手册》三大卷气象学与气候学174、发展简史3)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早期:20世纪前五十年观测方面:地面观测内容更加丰富和精确,观测站网扩大气象观测从地面向高空发展1928年苏联莫尔恰诺夫发明无线电探

5、空仪气象学与气候学184、发展简史理论研究方面:锋面气旋学说长波理论降雨学说创立了气候型的概念、几种气候分类法、出版了五卷《气候学手册》Walker提出三大涛动概念,把大气活动中心和世界气候联系起来(NAO,NPO,SO)气象学与气候学194、发展简史近期:20世纪中叶以后观测方面:先进的观测技术常规气象观测网的加密开展大规模的综合观测试验气象学与气候学20全球监测系统气象学与气候学21气象学与气候学22气象学与气候学23气象学与气候学24GEWEX观测区域示意气象学与气候学25气象学与气候学264、发展简史理论研究方面:建立数值模式,进行定

6、量数值模拟试验,使气象学、气候学进入试验科学阶段,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气候学领域中的科学革命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气候学术会议、提出了气候系统的概念和世界气候计划(WCP)、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提出了《世界气候框架公约》气象学与气候学27时间地点会议名称1972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环境大会1974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粮食大会1974瑞典斯德哥尔摩气候的物理基础及其模拟的国际讨论会1979日内瓦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WCP)1980广州亚洲及西太平洋气候会议1990日内瓦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1992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7、气候学术会议气象学与气候学28气候学术会议(续)时间地点会议名称1997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2007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会议2009日内瓦第三届世界气候大会2009纽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009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2010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六次会议气象学与气候学29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009年9月22日,美国纽约)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在联合国论坛上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国际社会给予高度关注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讲话

8、,明确: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