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

ID:4274101

大小:304.9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30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_第1页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_第2页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_第3页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_第4页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03号《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CCAR-116-R1)已经2010年9月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局长二〇〇一年九月二十日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CCAR-116-R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符合探测要求,确保民用航空气象探测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保证民用航空飞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民用航

2、空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干扰,保证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环境。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是指下列用于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的场地、仪器、设备及其附属设施:(一)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平台;(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三)天气雷达;(四)风廓线雷达。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运输机场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的选择、审批和保护。第四条除气象观测场和气象观测平台外的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其探测环境1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未经民航局批准,该设施不得投入使用。第五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对

3、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实行统一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建设项目法人负责民用航空气象设施探测环境的选择和申请。第七条在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周边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对探测环境进行保护。第二章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的选择条件第八条气象观测平台应当视野开阔,能目视主要起降跑道全貌和视野内的地平线。第九条气象观测场的观测环境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气象观测场的面积应当为25×25平方米,或者16×16平方米;(二)气象观测场四周应当视野开阔、地

4、势平坦、保证气流畅通,并符合下列要求:1、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该障碍物高度的3倍或者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大于18.44°;2、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四周成排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或者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大于5.71°;3、气象观测场围栏离湖泊、河、海等较大水体至少100米,观测场围栏四周10米范围内不能种植高度在1米以上的作物或者树木;(三)气象观测场应当避开航空器发动机尾部气流和其他非自然气流的影响,不得安置在大面积水泥地面附近,以减少辐射的影响;(四)气象观测场标高应当与跑道的标高

5、相近;(五)气象观测场土壤性质应当与附近地区的土壤性质一致。第十条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和天气现象传感器以及大气透射仪或者前散2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射仪,用于航空器着陆接地地带的,安装在跑道一侧距跑道中心线90米至120米之间,并且距跑道入口端向内300米的适当位置;用于跑道停止端的,安装在跑道一侧距跑道中心线90米至120米之间,并且距跑道停止端向内300米的适当位置。大气透射仪距跑道入口端和停止端的距离以大气透射仪接收端为准;(二)用于

6、跑道中间地带的风向风速传感器和大气透射仪或者前散射仪,安装在跑道一侧距跑道中心线90米至120米之间,并且位于跑道中间地带。大气透射仪距跑道入口端和停止端的距离以大气透射仪接收端为准;(三)云高仪安装在中指点标台附近并且避开航空器起飞和降落航线的位置。不能安装在中指点标台附近的,可以安装在航空器接地地带,但应当符合升降带的安全要求。第十一条天气雷达探测环境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天气雷达近距离范围内应当无高大建筑、山脉遮蔽。雷达主要探测方向(即天气系统的主要来向)的障碍物对天线的遮蔽仰角不得大于1°,其他方向

7、的障碍物对天线的遮蔽仰角不得大于2°。水平张角不大于2°的孤立建筑物或者50公里以外山脉对天线的遮蔽仰角可以适当放宽;(二)天气雷达应当避免受到电磁干扰和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三)天气雷达天线架设高度应当符合机场净空保护的要求;(四)天气雷达的设置不应当遮蔽塔台管制员监视跑道、滑行道或者联络道上航空器活动情况的视线。第十二条风廓线雷达探测环境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风廓线雷达四周的障碍物对探测系统天线形成的遮蔽仰角应小于30度;(二)建设场地应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大树、山坡等遮蔽物,尽可能远离强电场、磁场物体

8、,例如高压线、变电器、其他发射天线等。第十三条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的无线电工作频率应当得到当地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批准。第十四条新建、迁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应当就其选择的探测环境提出申请,填写和提交本办法附表一《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探测环境申请表》,但安装在气象观测场内的自动气象站除外。第十五条新建、迁建天气雷达,应当就其选择的探测环境提出申请,并提供3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