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

ID:42742423

大小:1.2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1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_第1页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_第2页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_第3页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_第4页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物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物馆案例分析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2010年9月15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贝聿铭设计。东馆的用地是华盛顿中心绿地北侧东端的最后一块建造场地,同时也位于原美术馆(落成于1941年)的东侧,形状不规则,呈直角梯形。东馆用地位置图设计师用一条对角线穿过梯形的直角顶点,将用地划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竖起东馆的西立面,它正好座落在原美术馆的东西轴线上,为新老两馆建立了对话关系。两者之间的广场中央不对称地设置了喷泉和人造小瀑布,此外还有布

2、局灵活的晶体状玻璃天窗,但它们都组织在一个中心位于中轴线上的圆形之内,不仅加强了新老两馆的共同轴线,而且活跃了广场内的气氛。 东馆的外部形体虽大大有异于老馆,但作为外饰面材料的大理石与老馆的完全相同,其大部分檐口高度与老馆亦协调一致,因此两者堪称一对“好邻居”又是一对“忘年之交”。特殊要求一、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

3、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

4、柔和。二、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东馆平面图(不全):东馆共有七层外加一层地下室。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二层平面一层平面四层平面五层平面地下室东馆局部景观东馆创作草图THE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