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改革

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改革

ID:42743948

大小:883.06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21

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改革_第1页
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改革_第2页
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改革_第3页
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改革_第4页
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識教育課程的整合與改革(96.02.08行政會議)簡報者: 通識教育中心鍾飲文主任References:95年1月15日台灣大學共同與通識教育改革之研究計畫報告書各國內外大學網站1大綱我國通識教育發展略史。國內外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模式。國內外大學通識課程改革方案。國內外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革之共識。本校通識教育發展略史。本校通識課程改革建議方案。2我國通識教育發展略史時間情形結果民47部頒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民73公布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施行要點「文學與藝術」、「歷史與文化」、「社會與哲學」、「數學與邏輯」、「物理科學」、「生命科學」以及「應用科學與技術」等七大學術

2、範疇內開設選修科目,為我國「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課程實施之濫觴。民84/5月大法官會議解釋「部定大學共同必修科目」違憲通識教育獲得較大的推展空間。民84/12/12召開「83學年第二次公私立大學校院長會議」對「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做成決議國文、外文、歷史、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等四個領域,列為各校必開之科目。民92教育部推行「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先導計畫」民93/3、4月教育部針對臺大、清華、交大、中央、成大、中山、陽明中山等七所研究型大學進行「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先導計畫」評鑑工作3大學教育四種通識課程模式通識均衡選修模式共同與通識課程均衡選修模式核心課程模式大一大二分院不分系模式4(

3、一)通識均衡選修模式意義:「不同學科領域交叉選修」的模式。說明:課程規劃為3或6個領域。語文領域:國文、英文。歷史文化領域:歷史課程。社會科學領域:憲法、公民。採用學校:國內:清華、交通、中央、陽明等校。大陸:由官方主導「文化素質教育」。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史丹福、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日本京都大學的「全學共通教育」。5清華大學現行模式九類課程是以專業知識的通識化與結合現代生活基礎技能為設計準則。每學期之通識可成由中心專任教員針對學校師生提出之要求來規劃。目前該中心每學期推出之通識課程,少則50門,多則70門6(二)共同與通識課程均衡選修模式意義:「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並存制度。說明

4、:部分為必修課,部分為開放選修。採用學校:國內:台大、成大、政大、中山、高醫日本廣島大學7台灣大學通識課程規劃每學年上、下學期各開授130門左右通識教育課程。8(三)核心課程模式意義:核心課程,課程規劃為七大領域(共11分項領域)說明:每個領域中開設相關的數門不同主題的課程,供學生選修自己有興趣的課程。核心課程的優點再可以融合不同領域的學術內容,使學生獲得整體性的知識。採用學校:國內:淡江大學美國哈佛、哥倫比亞、芝加哥大學、波士頓香港嶺南大學9哈佛大學 核心課程之規劃與改革10(四)大一大二分院不分系模式說明:大學前二年不分系,以修習通識教育為主,三、四年級才選擇專業學系。採用學校:

5、日本東京大學大陸北京大學「元培計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11北京大學(元培計畫)分為五個領域:數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與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學與藝術12台大通識課程改革方案方案一:「核心課程」(CoreCurriculum)模式。→為台大採用之方案方案二:「均衡選修」(EqualDistribution)模式。方案三:「學院核心課程」模式,大一、大二「分院不分系」。案一課程架構學分數基礎課程語文能力與人文素養課程國文6外文6服務課程0進階英語課程0體育課程(不計入畢業總學分)1通識課程八大領域核心課程文學與藝術18歷史思維哲學與道德思考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物質科學生命科學邏輯、量化分析與

6、數學素養世界文明學分總計(計入畢業學分者)3013清大核心通識課程:五大向度思維方式生命之探索美感經驗社會與文化之脈動科學、技術與社會(STS)14國內外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革之共識調整(縮減)共同必修課程,部分領域課程融入通識核心課程或通識選修課程。本國語文與外國語文教學除傳統的語言能力外,特別注重寫作能力的提升,並加強本國與外國文化視野的擴展。社會服務課程全校必修。重新檢討並整合現有各領域及次領域之課程。積極規劃真正的整合型核心課程。15本校校長之教育理念教學卓越研究創新優質人文社會關懷16本校通識教育發展略史未改制醫學大學前,為「共同學科」,後改為「共同科」,由教務長兼任主任,課

7、程亦由教務處統籌。民88年8月,改制高雄醫學大學。同時將原「共同科」更名為「通識教育中心」。本校是一所以醫學為主軸發展起來的單科大學,在通識教育的師資方面較為缺乏。為了達到教育資源共享的目的,93年3月與高雄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屏東師範學院、義守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等校院共同創設「高屏地區大學校院通識教育策略聯盟」,94年4月改名為「南台灣大學院校通識教育策略聯盟」。93學年度起,設置「人文與社會科學組」、「自然與應用科學組」、「體育教學組」及「社會服務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