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ID:42748109

大小:13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20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普通班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X选择题(60分)1.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A.儒、道、法、墨B.道、儒、法、墨C.儒、法、道、墨D.道、法、儒、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甲的思想是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乙主张严刑峻法惩治腐败,应该

2、是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主张“仁"和“礼”,与丙的说法相符,丁的说法符合墨家思想,所以答案为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点评:此题较简单,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道、法、儒、墨四家主要思想主张的认识和掌握,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2.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何以知Z。”与此相关的背景是A.儒学仁政思想的影响B.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C.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D.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答案

3、】C【解析】儒学兴起于春秋末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周代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这种理念源自于民间尊神敬天的传统,小农经济对传统尊神敬天思想不构成直接冲击,故B项错误;周统治者号称天子,承天而治,春秋战国吋期,周王室衰微,传统观念受到动摇,故C项正确;屮央集权的出现,恰可以强化传统尊神敬天思想,故D项错误。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民族迁徙频繁,但各民族Z间相互交融。到秦大一统时期,各民族和睦相处于中华大地,即便后來是蒙古人和满人入主中原也维持了这种相对的稳定。出现这种局面的决定因素是A.政治稳

4、定B.经济繁荣C.文化认同D.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各民族和睦相、民族的融合是取决于文化的认同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证明政治并不稳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繁荣不是决定因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国家也不统一也会出现民族的融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文化认同才是真正的民族认同。1.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徳白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

5、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相异于上述思想的是①墨家学派②儒家学派③智者学派④斯多亚学派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思想,在题干中无体现,故①符合题意;儒家思想主张“道德自觉”,另外“善人”是先秦儒家思想屮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即一种兼具道德与地位的人物,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良之人,故②不符合题意;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忽视了道德,故③符合题意;斯多亚学派主张所有的人都同样具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

6、“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故④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排除含有②或④的BCD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FI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烽出并作,备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

7、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血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答案】D【解析】木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故①正确;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士”阶层兴起,故②正确;当时私学兴起,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故③正确;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唯物主义也没有战胜唯心主义,故④

8、错误。故D项正确,ABC项都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原因相关知识,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而分析即可全面得出正确答案。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是A.是否反对掠夺战争B.是否主张社会变革C.是否要求放宽刑罚,减轻赋税D.是否主张实行法治,加强屮央集权【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是是否主张社会变革。故答案为B项。墨家反对掠夺战争'儒家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