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改革后管治基础的演变

分析改革后管治基础的演变

ID:42756956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分析改革后管治基础的演变_第1页
分析改革后管治基础的演变_第2页
分析改革后管治基础的演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析改革后管治基础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改革后管治基础的演变一、管治的概念管治是西方近来兴起的概念。通常我们认为西方国家是所谓的“市场经济”,这种认识忽略了其国家机器的强人管理功能。这种功能是在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践过程小产生的。这种凯恩斯主义式的上层建筑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全球化和向“后福特主义”转型引起了国家治理的危机(Jessop,1998)。国家由此不得不寻求新的方式(如与私营部门合作),以整合具管治能力。即出现了所谓的“由政府向管治的转变”。管治概念屮国古來有之。《资治通鉴》集成了帝国管治的粕华。寻求天下大治,无非是掌握天吋地利人利明察各种关系,以达到整治的冃的。整治的方式当然不尽相同

2、。因此,管治实为一种视野,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西方的具体管治形式。二、社会主义管治的基础资本主义力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危害了边缘民族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由此而生,是对这种势头的扼止,山此即形成了东西对峙。唯有国家才可承担此重任。毛泽东感叹封建和半殖民的山中国是“一盘散沙”。这种无组织状态是实行快速工业化的最大障碍。对资源调动和社会整合的迫切需求必然促使生产资料的公冇化和消费方式的集体化。比如,住房的单位分配即为一例。社会主义管治的基础产牛于対无序社会的管治的迫切性,因而造就了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其合法性不仅建筑在人民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而口源泉于民族的危机。三、管治基础的改变市场经济

3、改革转变了原冇的基础。在国家内部,为了建立激励机制和转移中央压力,实行财政放权。放权形成了计划外资木循环和地方主义。在地方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削弱中央政府的管治能力。这在实行分税制后有所改变,但出现了复杂的中央与地方的博奕关系。当地方政府对其可控资源的收益有稳定的预期,便有可能形成所谓的“企业式经营政府”的行为(Walder,1995)o在体制外,市场使体制外要素的出现成为可能。传统上,单位关系是划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主要标准。但当内外差别弱化时,此区分便失去了意义。人力资源:随着城市私有企业出现,私营、外资企业的职员们脱离了他们与国家单位系统的联系。私冇企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

4、单位体系Z外的诸多工作。在高收入的吸引下,国有企业的职工们也开始放掉“铁饭碗”,“卜•海经商”。通过“一家两制”,诸多私营企业职员也可保持与单位系统的联系,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成员继续在国有单位工作,以享有住房、医疗补贴及工作的稳定等种种待遇,而另一成员在合资公司或私冇企业“挣大钱”。尽管如此,对体制外者的管理和控制弱化了。而且,单位木身的变化也在弱化职工和工作地之间的联系。随着单位社会功能的减少,城市从业者开始“走出单位成为社会人”,例如房改的重大影响。除了去私有企业工作,工人在国企重构中也有可能变为剩余劳动力。同时,伴随大虽下岗者,还存在与日俱增的离退休人员。因此,政府意图切断

5、住房、就业和再分配Z间的联系,将责任转嫁给城市社区。四、管治方式的转变中国人城市管治面临看一个集屮和分散的两难困境:大城市区域既需要“乡村城市化”机制來调动小城镇力量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同时“乡村城市化”木身乂在影响中心城区的作用,造成城市人口在空间上更加分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摊了铺的更大,城市管理权限的分散,产生所谓“镇镇像村,村村像镇",继而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上述的两难闲境是影响中国大城市管治转变的内在原因,换句话说,中国大城市管治是在这一矛盾中发生转变的。1、“市带县邙介段城市区域发展的起步阶段总是依托中心城区,是集中市域范围内有限的财力、物力等区域资源來促进城市化进程。1

6、980年代,中国大城市正是采用了这种“增长极”战略,开始改革人城市管治方式。人城市进行了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市带县”的措施就是“集屮式"的管治方式的体现。“市带县”促进城市区域资源的集中,同吋带动县(市)工业的发展。在“市带县”的浪潮中,中心城区对城市区域的城市化起了重要作用。例如,许多城市中制造业转移到郊区县(市),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进行联营和合作,城市中的许多经营管理人员、工程师纷纷“下乡'支持乡镇工业发展。郊区县(市)利用城市区域内廉价的人力和土地资源,积累了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部分县(市)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对乡村坏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进一

7、步规范了县(市)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乡镇工业企业的素质。在“市带县”的政策下,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资木、技术密集的机械制造、原材料工业得到发展。可以说,当吋的城市化主婆是中心城区的拉动,即大量中心城市资源直接或间接涌入小城镇。有些倾斜性政策甚至把中心城区资源转移给小城镇,以牺牲中心城区力量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所以,到1990年代末,有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区域产业格局屮,乡镇工业和城区工业各占半壁江山。“市带县”管治下的城市化主要不是在城乡竞争中实现的,而是靠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