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ID:42761111

大小:40.7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1

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1页
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2页
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3页
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4页
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新常态下“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近年来,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在一些干部中却出现了“为官不为”,或者说是“软钉子”现象。下面,笔者就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当前“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为官不为”可以说是“四风”问题的新变种,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对“为官不为”现象,要么辨别不了、认识不到,要么司空见惯、不以为意。通俗地来讲,旷工误工好判别,消极怠工难认定。总体来看,“为官不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一是服务群众

2、意识不强,存在“衙门作风”的现象。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缺乏群众感情,高高在上、颐指气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比如,有的群众到一个部门办事跑了两三趟,均被告之工作人员外出,让他下次再来,但“下次”还是扑了空,以至于一件特急的事久未办成。尤其是到窗口单位办事最怕听到三类话:一怕“踢皮球”——“你问问别的单位,我们不清楚”;二怕“拖字诀”——“这事你再等等,过几天再来”三怕“打太极"“流程都在那,你自己看”O这些话听上去都彬彬有礼,还真挑不出太多不是,但这一颗颗“软钉子”却扎得群众心中流血。二是积极进取意识不强,存在“得过且过”的现象。一些

3、干部缺乏工作激情,缺乏职业精神,工作上消极应对,精神上松松垮垮,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看摊子、守位子,推着干、看着干,特别是在工作中缺乏前瞻性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部署,对近、中、远期干什么、怎么干不思考;一些干部存在有职无责、有岗无责、责任不兑现的情况,懒得干事,当“太平官”,职责写在纸上的多、挂在墙上的多,真正落实的少。上班时间不到岗,到岗之后不干事,上网购物、喝茶看报、串岗闲聊。一些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愿再吃苦挨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是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一些干部办事搞选择,遇到简单的事、容易的

4、事、有利可图的事、往脸上贴金的事就乐于承担,遇到艰巨的事、复杂的事、没有好处的事、出力不讨好的事畏缩不前,推诿拖拉,耍小聪明,打小算盘;一些干部工作大而化之,疲于应付,喜欢当“二传手”,缺乏抓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恒心韧劲;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踢皮球”,对本应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或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打太极”,不是久拖不决,就是推到上级、下级、别的部门、别人手中去,求安逸、图清闲,遇事只考虑个人得失,重享受、轻作为,工作矛盾层层上交。7是攻坚克难意识不强,存在“畏首畏尾”的现象。在面临复杂形势时,一些干部办事怕“踩线”,干事创业的激情不够,

5、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芝麻小事层层请示,不表态,不决断,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遇到问题不敢迎难而上,缺乏“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气魄和勇气。比如被称为新时期“天下第一难事”的征地拆迁,经济要发展,项目要上马,不拆迁不可能,但谁都知道这是烫手山芋,做好了是职责所系,有纟比漏就可能被捅到媒体,还可能被问责。丢名声事小,丢“饭碗”事大。所以,一些干部就能躲则躲,能避则避,明哲保身,嘴上不敢说“不做”,手上却消极不做。五是调查研究意识不强,存在“蜻蜓点水”的现象。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在这句话的后面又加了

6、一句“更没有决策权”,进一步凸显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当前,基层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挑战,研究、思考、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建设、扶贫开发、民族宗教、信访积案等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难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然而一些领导干部习惯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调查研究不深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多,真正沉下身子蹲点“解剖麻雀”的少,使“一线工作”名不符实。六是全局大局意识不强,存在“自扫门前雪”的现象。一些干部不能正确处理“缺位”和“补位”的关系,缺乏全局和整体观念,大局意识不强,部门利益至上,采取不闻不问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习惯按照

7、“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些干部忙于各自的业务,工作主动性不够,出现问题习惯“拖”“躲”“捂”“推”,不善于加强部门或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互通信息,不能勇于面对群众的质疑、化解矛盾,工作的执行力不够强,团队的整体协同效果未能达到最佳。二、产生“为官不为”的原因分析“为官不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讲,干部个人的思想观念、党性修养、素质能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客观上来说,传统观念、社会环境、体制机制、利益关系等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工作上来论,监督管理不严格、追究惩处不到位,导致“为官不为”问题蔓延。一是思想素质的欠缺

8、。无论哪种“为官不为”,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一些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不够,政策理论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