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十二

2014年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十二

ID:42763044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1

2014年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十二_第1页
2014年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十二_第2页
2014年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十二_第3页
2014年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十二_第4页
2014年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十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十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航帆培训祝大家生活愉快!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此段文章的出处是()。A.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B.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C.西汉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D.元朝文学家关汉卿的《望江亭》2.对上文划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或者 作法 在先 没有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C.或者 作法在……之前 轻微D.或许心情 在……之前 没有3.抒发作者宽大情怀和政治抱负的语句

2、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微斯人,吾谁与归?4.以下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解读,说法不正确的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的幸福观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通俗地讲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必然联系D.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不一定能根除腐败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3、 )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6.“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航帆培训祝大家生活愉快!A.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B.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C.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D.是机械决定论的错误观点7.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对“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理解不正确的是()。A.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4、B.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C.本质上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D.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8.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在补资本主义的课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我国不可能搞真正的社会主义9.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

5、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表明农业()。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B.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C.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D.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10.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根据材料回答11-13题航帆培训祝大家生活愉快!材料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乐

6、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材料二: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材料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

7、总体部署。11.以上材料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不包括()。A.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B.历史人物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是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12.以下关于材料一中古代思想家的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些思想可以理解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B.这些思想可以理解为只有顺民意,谋民利者,才能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C.这些思想否定了民众的作用D.这些思想是就君民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