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ID:42771099

大小:366.6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0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蚌埠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命题人:审核人: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共44分)某单屮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屮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屮,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1〜2题。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A.公园B.工业园区C.住宅D.物流园区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

2、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2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o据此完成3〜4题。常住人口年增长率/%1.51.00.50-0.5-1.01.5-2.0-2.5-3.01.(?0.70丄3°晋0J9°咅仃00J38“)0o.840.961111■1.ILJ

3、

4、1j1-0.16-0.0773-2.11111111843.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4.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咼C.人口回流

5、现象渐明显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D.外來务工人员剧减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而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010亿元。据此完成5〜6题。5.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A.南康资金雄厚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C.南康木材丰富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6.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

6、措施是儿增加木材进口B.挖掘本地市场C.加大宣传力度D.组建企业集团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7〜9题。7.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杲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屮放水D.枯水期集

7、屮放水9.“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0〜12题。5.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A.市场B.原料C.交通D.劳动力6.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循

8、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12.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B.减少我国対新能源开发的压力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3〜14题。13.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14.下列地区屮,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

9、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C,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4)。据此完成15〜17题。图3通天井图415.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16.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17.推测该类地下住宅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公元399

10、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