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含解析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含解析

ID:42774522

大小:170.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2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含解析_第1页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含解析_第2页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含解析_第3页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含解析_第4页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课时跟踪训练(十二)一、选择题(2015•邢台摸底)2013年9月,位于南亚的巴基斯坦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导致瓜德尔地区海岸处出现一个山状小岛(如右图),岛上溢出的气体可以点燃。据此完成1〜2题。1.巴基斯坦附近海域出现“地震生岛”奇观的原因可能是()A.板块之间张裂位移B.板块之间互相挤压C.地壳发生断裂陷落D.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理论。巴基斯坦地处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震发生时地壳受挤压而抬升,出露海面形成岛屿。[答案]B2.岛上溢出的可燃气体可能来自()A.岩浆B.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死亡后

2、的遗体在地球内部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等演变而成的,从成因看,属于沉积岩。[答案]C(2015-马鞍山二屮、安师大附屮统考)科学家在某构造山体的前缘发现了如左下图所示的山体,该山体孤零零地矗立在大型构造山脉的前缘,学名叫“飞来峰”,是由推覆构造(一种倾角非常小的断层)形成的山体,右下图是该山体以及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岩层由下到上由老到新。读图,回答3〜4题。3.关于飞来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来峰底部的岩右性质与接触的前缘基底相同B・飞來峰是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C.飞来峰底部能见到内力作用的擦痕,且受过外力侵蚀D.飞来峰上的岩石与左侧的山体没有多大的关系[解析]由材料

3、可知,飞来峰是由断层构造形成的,故B项错误;飞来峰底部的岩石性质与接触的前缘基底不同,故A项错误;飞来峰上的岩石原来与左侧的山体相连,后来在外力侵蚀作用下,与左侧山体分离,故D项错误。[答案]C1.导致飞来峰形成的作用的先后顺序大致是()A.沉积一挤压褶皱一外力侵蚀B.挤压褶皱一断裂一平移C・沉积一断层平移推挤一外力侵蚀D.断层平移推挤一外力侵蚀一沉积[解析]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首先,该地因外力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地层,然后形成倾角很小的断层,在发生断层平移推挤后,经外力侵蚀作用,飞来峰与左侧山体分离。[答案]C(2015•天津I•二区县-模)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

4、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右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5〜6题。2.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解析]砾卵石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体现了沉积过程,则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湖沉积。[答案]D3.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解析]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光照

5、强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答案]C(2015•浙江嘉兴五校一模)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7〜8题。7•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冇关,与地壳抬升无关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运动的判断。河谷是河流侵蚀而形成的,在上游地区,地壳抬升,侵蚀加剧;

6、从水平溶洞来看,在三个不同高度形成,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石灰岩多裂隙,地下水容易渗漏,地下水少,埋藏深,因此B正确。[答案]B8.图屮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石灰岩、溶洞①、天坑B.天坑、溶洞①、溶洞②C・溶洞②、溶洞①、石灰岩A.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①[解析]天坑是由于地下溶洞顶部坍塌而形成,是在溶洞形成之后,而溶洞又是石灰岩受溶蚀而形成,因此A正确。[答案]A(2015•廊坊统考)雁荡山主体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山。雁荡山史称“东南第一山”,一山一石记录了距今1.28亿年~1.0

7、8亿年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完整地质演化过程。下图为雁荡山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8.雁荡山的岩石属于()A.沉积岩B.侵入岩A.喷出岩D.变质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的组成和物质循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雁荡山的岩石记录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地质演化过程,故组成该山地的岩石为火山喷发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答案]C9.根据文字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雁荡山及其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变质作用一海水淹没一地壳上升一风化一流水侵蚀B.海水淹没—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风力侵蚀C•风化一变质作用一地壳上升一海水淹没一风力侵蚀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