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ID:42783509

大小:430.2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0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济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说明: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9页,第II卷为第9页至第10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50题,共75分)1.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体现出供奉、祭祀祖先的观念源远流长,这种观念源自()見帝築杞祖先的场跖梅立:民⑹祭祀祖先的场斫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2.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

2、'可联系

3、密切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宗法制已完全崩溃3.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C.个人观念淡漠D.4.《诗经》中的下列名句,不能直接反映宗法分封制的是(A.大邦维屏,B.氓之蚩蚩,C.执豕于牢,D.普天之下,D.察举制朝贡晋国20次,家族宗法观念浓厚专制王权强大)大宗维翰,抱布贸丝,酌Z用匏,莫非王土,怀德维宁,匪来贸丝,食Z饮Z,率土之滨,宗子维城来即我谋君之宗之莫非王

4、臣假设你通过穿越冋到簡周时代,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你5.穿越剧虽说荒诞,但也风靡一时,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A.成为姬姓贵族B.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C.成为商朝屮年的贵族D.做了平民,才能与人品俱佳6.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主要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7.《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独以印称玺,仰史丞印南務侯印皇命伍虫右虽相印①皇帝制度始于秦朝③秦朝推行郡国并行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5、C.皇权为民,与民共亨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②秦朝统一了文字④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9•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A•汉代设中朝B.唐代设三省C.宋代设副相D.明代废宰相10.宋朝“广开科举Z门,俾人人皆有觊觎Z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咒”,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D.活跃了人们的思想11.秦汉时,丞相一职

6、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专制主义小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B.封建小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12.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13.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

7、“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专政最猛烈的王朝之一。导致这种现彖出现的根源()A.明朝皇帝懦弱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C.君主专制制度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14.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一一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Z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A.割让香港岛B.领事裁判权C.巡查贸易权D.关税协商15•“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对材料主旨的理解正确的是(

8、)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D.因吸烟,中国夕匕亡亿万千人16.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A.英国推行炮舰政策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中国社会全面落后D.工业文明迅速发展17.《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8.如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I•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

9、矛盾的产物II•农民阶层的救亡團存运动Ii•基督教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