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7藏象(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7藏象(六腑)

ID:42799218

大小:796.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22

中医基础理论7藏象(六腑)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7藏象(六腑)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7藏象(六腑)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7藏象(六腑)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7藏象(六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7藏象(六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杨勇中医系(5教303室)六腑概说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概说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共同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难经·四十四难》“七冲门何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胆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紧密相连。胆与肝通过经脉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胆为“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之府”。胆为六腑之一。胆属奇恒之

2、腑。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为由肝之余气所化生。胆汁在肝内生成后,在肝的疏泄作用下,流入胆囊,贮藏起来;进食时,贮藏于胆的胆汁,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流入肠中,以助消化。病理变化肝胆功能失常,胁痛、厌食、腹胀、呕吐、腹泻。胆汁上逆,见口苦、呕吐黄绿水。胆汁外溢,目黄、身黄、小便黄。主决断,调节情志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病理变化胆气虚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胆火过盛,见口苦、烦躁易怒、胁痛。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管,下通小肠。胃与脾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并由经络相互

3、属络,构成表里关系。上脘贲门幽门下脘中脘胃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喜润恶燥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受纳功能是腐熟功能的基础,也是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基础。胃主通降是指胃有通利下降的运动趋向。主要体现于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功能。胃失通降,脘腹胀满、大便秘结等;胃气上逆,恶心、呕吐等。①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②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③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

4、便;④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中津液每多受损。胃津亏虚,见饥不欲食等。小肠小肠位于腹腔,其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接阑门与大肠相连,迂回叠积于腹腔内。小肠与心通过经络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主受盛与化物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体现在小肠的化物功能,是指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经脾运化转输,以营养全身。《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经过胃初步腐熟的饮食物要适时下降到小肠,由小肠来承受之。下降到小肠的饮食物要在小肠内停留一定的时间,以便进一步充分的消化和吸

5、收。小肠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浊,是指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及糟粕。具体表现为食糜在小肠化物功能作用下,分为水谷精微和糟粕。水谷精微和津液,通过脾的运化功能,布散于周身。糟粕中,食物残渣下降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而废液则可气化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小肠主液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小肠泌别清浊,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大肠大肠位于腹中,上口通于阑门与小肠相接,下端为肛门,又称为魄门。大肠与肺通过经络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主传导糟粕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将其燥化为粪便,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

6、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传导糟粕与小肠、胃、肺、脾、肾有关。大肠主津是指大肠在传导糟粕的同时,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膀胱位于小腹部,为囊性器官。上通于肾,下连尿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又称“脬”。膀胱与肾通过经络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贮存尿液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排泄尿液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三焦三焦为六腑之一,有形质可见。三焦与心包通过经络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

7、》“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部位之三焦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包含了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因其大而称之为“孤府”。上焦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称作上焦。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上焦如雾”。生理功能,是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以充养周身。中焦中焦的部位,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如沤”。生理功能,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焦一般以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等脏腑。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下焦如渎”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