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2804896

大小:114.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9-21

山东省菏泽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A)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众所周知,《史记》是一部文史名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史记》最恰

2、当的评价,指的是《史记》在史学、文学两个领域取得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但是,仅仅从艺术的层面评价《史记》,则明显不够。司马迁自己的评价,就是《史记》的写作宗旨,一共十五个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换句话说,《史记》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天、人、古、今”,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自成一家思想体系。“国学之根柢”的意义即在此。司马迁定位《史记》是效《春秋》而作的道德伦理典籍,其思想体系是两“立”:一为后王立法,二为人伦立则——《史记》就是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树立法则

3、。把司马迁自己对《史记》的评价和定位与鲁迅的评价结合起来,就是“治国之宝典,国学之根柢”。“治国之宝典”,即指《史记》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则。简单地说,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化革新。二是,贤人治国,追求君明臣贤。《史记》开篇《五帝本纪》阐释国家草创,记述的是历史不断进化和国家建构不断完善的历程,表现了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史记》全书生动记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的社会变革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例如,要避免动乱发生,就需要施政者自觉地革故鼎新,自上而下推行更化变革,

4、不断地因时调整,所以《史记》写了许多变革事例,供后人采择。最有名的变法改革,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是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渐进改革,历时二十年。商鞅变法急进改革,一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功效,渐进改革有许多保留,但所付成本小,负面影响也小;急进改革彻底清除旧制,见效快,但所付成本大,负面影响也大。这两种模式可供后世借鉴。《史记》为后王立法,更深的层面是贤人治国,君要明,臣要贤。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许多明君贤臣的范例。司马迁笔下的明君,其正面形象有六个方面。其一,帝王无私,要天下为公。其二,帝王成事,要任贤使能。其三

5、,帝王善断,要有领导方法。其四,帝王兼听,要察纳雅言。其五,帝王勤政,要关爱民生。其六,帝王节俭,要珍惜民财。司马迁笔下的贤臣,亦有六个方面。其一,居官理民,要为民办事。其二,刑政要依法断案,使天下无冤民。其三,为官要清廉,不与民争利。其四,救民水火,甘冒斧钺。其五,当官要自律,职位是责任。其六,治理积弊,要有智慧,要启迪民智。司马迁对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是极力颂扬;对暴君昏主、权奸污吏则是无情批判,留下正反两面的典型用以警示后世,合称“惩恶劝善”。《史记》不只是一部史学文学名著,还是一部人伦道德的教科书。所以,《

6、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同时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传递了一种有利于国治民安、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伦理观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一部集百家之思想、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重要学术典籍。B.赵武灵王改革是渐进改革,商鞅变法是急进改革,两者相比,司马迁更赞成前者。C.《史记》分别从六个方面塑造了明君贤臣的典型形象,这是有更深层次的考虑的。D.《史记》因为是历史、传记名著和治国宝典,所以能够传递一种道德伦理观念。2.下列对

7、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对《史记》艺术成就的评价开篇,但主体段落着重论证其在治国理政上的成就。B.文章通过讨论《史记》为后王立法与人伦立则两方面成就,把论证推向深入。C.文章运用例证法,列举大量事实,有力支撑了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D.文章总体上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三、四两段形成对比和分析,全文结构缜密,思路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效《春秋》写《史记》,可以看出在司马迁心中,《春秋》蕴含道德伦理准则。B.施政者自觉革故鼎新,自上而下变革,因时调整

8、,为有效避免动乱的发生提供了可能。C.《史记》重视国家建构的与时俱进,主张贤人治国,表现出了超出时代的进步的历史观。D.所谓的“惩恶”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无情批判反面典型,给后世治国理政以警示。【答案】1.C2.D3.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