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ID:42807961

大小:1.12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9-2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史学家认为:禹治水时将各部落的征调劳动人手治水的公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分散的公权力变成了集中的公权力,当禹用这一公权力对付甚至斩杀不服从命令者的时候,国家政权就已经建立起來了。开始用公权力对付甚至斩杀不服从命令者的实质是()A.国家机器的初步建立B.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C.王位世袭制的创立D.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完善答案:A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禹建立了镇压反抗者的国家机器,国家产生了,A项正确。中央

2、与地方矛盾并没有消除,在古代中国一直存在,B项错误。启创立了王位世袭制,C项排除。D项“完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2.订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神权高于王权B.神权与王权合一C.王权源于神权D.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答案:D解析: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是因为商王用占卜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A、B、C三项均与此信息不符。故D项正确。3.《史记•殷本纪》称:“汤崩,太子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

3、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二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方式是()A.禅让B.世袭C.考试D.举荐答案:B解析:根据“殷本纪”等信息可知,其时间是商朝,可以排除A、C、D三项。A项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方式。C、D两项主要是指选官方式,与王位继承方式不符,王位继承方式包括禅让、世袭等。B项王位“世袭”制指王位继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在一姓一家内继承,这与材料所述相符。4.西周规定,如果哥哥的母亲为妾(妃嫔),但弟弟的母亲为妻(王后),只要有妻(王后)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妃嫔)的儿子为太子。这可以概括为()A.父

4、死子继B.兄终弟及C.立嫡以长不以贤D.立嫡以贵不以长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是要立母亲地位最高的儿子为太子,而不是年龄最大的,故D项符合题意。5.观察下图,此图反映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是()A.诸侯国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B.同姓亲族与异姓功臣是分封的主体C.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D.诸侯国大多分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分析出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排除A、D两项;分封的对象主要为亲族,异姓功臣仅占很少一部分,排除B项。故C项正确。1.西周青铜器“臣谏籃”出土于河北省。其铭文屮记载,戎人侵扰□地(今石家庄

5、一带),邢侯委派臣谏率领一支军队驻扎于□地。臣谏向邢侯禀告,因自己唯一的儿子战死,想选择长侄入朝继承自己的官职。此文物史料可用于研究()A.周王室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B.中央集权制度C.科举制D.宗法制答案:D解析: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河北省处于中国北部,不是西南,排除A项;西周时期还没出现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从所给材料看,没有体现出与科举制有关的信息,时间也不符合,排除C项;所给材料是说臣谏因为儿子死亡,没有继承人,所以想选择长侄入朝继承自己的官职,体现了血缘关系,正是宗法制的表现,因此,答案为D项。2.据西周史料记载:“口作北子乍

6、篦,用遗(馈)厥祖父日乙,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材料体现的观念是()A.嫡长子继承以正朝纲B.分封以维护周王统治C.西周时开始出现国家D.尊祖以祈求后代幸福答案:D解析:材料的大意是说□为其北子(别子)乍作鑫,用来祭祀其祖父日乙,祈求后代幸福安康。故D项正确。3.史学家白寿彝考证后指出:“(晋国)原县,第一个县大夫为赵衰,称为原季,而继任者为赵衰之子赵同,亦称原同。”《左传》记载赵简子在作战吋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己经崩溃B.分封等级秩序消失C・秦已统一六国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答案:D解析:“

7、晋”“《左传》”等信息说明当时是春秋时期。“受县”“受郡”等信息说明分封制依然有序运作,排除A项。“上大夫”“下大夫”等信息说明等级制度依然存在,排除B项。C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原县”“受县”“受郡”等信息说明春秋时期郡县行政组织已经出现,故D项正确。1.《史记》载:“武公十年,伐郅、冀戎,初县之。”《左传》载(鲁)庄公十八年:“楚子克权,使斗缗尹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春秋战国时期,强国吞并弱国,大抵以弱国之地为县②春秋战国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③是当时诸侯纷争的缩影④当时秦基本实现了统一()A.①②B.②③A.③④D.①

8、③答案:D解析: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实行,②错误。“式公十年,伐却、冀戎,初县之”的记载印证了①。'‘楚子克权,使斗缗尹之”的记载印证了③。材料未涉及秦统一全国,④错误。故D项正确。2.柳宗元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