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ID:42822179

大小:290.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3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1页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2页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3页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4页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中考专题复习---物质(离子)的检验课型实验课☑实践活动课□课时共(1)课时完成一、教学内容分析物质(离子)的检验酸的(H+)的检验方法酸的化学性质依据原理碱的(OH-)的检验方法碱的化学性质Cl-、CO32-、NH4+、SO42-的检验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离子检验式教学的一个难点。六种常见的离子包括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以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难点。我这节课的设计是通过回顾、复习、运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从中提炼出多种检验离子的方法。同时深入的应用了复分解

2、反应的本质解决问题。有效的利用已学的知识与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水到渠成的解决问题。本课是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点巩固和检验的一节复习课,在学生学完十单元、十一单元后,专门针对物质检验(六种常见离子)的专题复习。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课重点要发展和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是将酸碱盐的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对物质及离子检验的过程中的一次实践。具有对十单元十一单元知识点的整合作用。通过三个活动的设计,有效的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思维和实验技能的训练。既夯实了基本功,又本着教会学生化学学科思维的方法、发展学生学会学习,

3、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旨,将这些内涵融入到教学中。最终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所以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重在渗透给学生推理、推导能力和发散思维习惯。将本科的三大板块内容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充分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动与静结合、讲与做结合、学与做结合、教与学结合,既符合学以致用的教的思想又符合学生将生活体验、经验与化学联系起来触类旁通实现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建立化学学科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二、学习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能通过脉络图将相关离子之间

4、能够发生反应的规律应用在酸碱盐等物质之间。本节课学学习重点就是突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兴趣,所以这节课通过三个活动实施教学环节。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活动中验证和体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通过实践,自己设计实验检验相关的离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是,不能发散性的思维找到多种检验离子的方法。这是本节课我重点引导的一个方面。本课是在学生中考复习的第一轮复习时设计的专题复习,学生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化学思维和知识储量。所以,我设计本课,把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学习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活

5、生生的,不能僵化的去学。同时,用一一对应逻辑思维顺序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巧妙的与六种离子的检验整合在一起。突破重难点。一、学习目标确定1、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复习归纳,对应掌握检验酸--氢离子的检验方法。2、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复习归纳,对应对应掌握检验碱--氢氧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通过对盐的化学性质的复习归纳,对应对应掌握检验盐--Cl-、CO32-、NH4+、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4、学以致用,懂得灵活运用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5、培养学生生活与化学紧密相连的思想和创新精神。二、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酸-

6、-氢离子的检验方法。(二)碱--氢氧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三)盐---Cl-、CO32-、NH4+、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一)学以致用,对洁厕灵和厨房清洁剂(碱性)检验方法的形成。(二)利用盐的化学性质生成Cl-、CO32-、NH4+、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三、学习评价设计学生的评价设计,重在以学生能够完成实验活动的设计。通过我给的药品设计并完成相关离子的检验,并完成学案来考察。六、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学生活动1(学生

7、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完成学问题、学习任务类型;对应学生活动,示范指导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课堂生成,纠正思维错漏,恰当运用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持续评价促进学习。下同)引入:微课--黑枸杞的真假检验---利用简单化学原理--酸碱指示剂与酸碱的反应活动一: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生活中的问题:马桶里的尿碱如何去除?依据的原理?完善化合物的分类除去尿碱的方法:用酸性物质,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享交流中学习并有实际收获。下同)归纳总结出酸的通性、归纳反应的基本类

8、型归纳总结出酸的通性1、;2、;3、;4、;2、;问题一:1号溶液是否为酸(H+)溶液学生探究实验:药品:Na2CO3粉末CuSO4NaOHBaCl2HClHNO3AgNO3CaCl2Mg石蕊、酚酞、Ca(OH)2石蕊试纸FeCl3实践:利用上述试剂检验1号溶液是否为酸(H+)溶液酸的(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