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

《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

ID:42823370

大小:16.4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2

《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_第1页
《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_第2页
《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_第3页
《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_第4页
《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吆喝》教学设计长乐市吴航中学陈来源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过程与方法:  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广告可以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的年代,广告

2、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那么吆喝到底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二、介绍作者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近代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三十年代步入文坛,在1939年至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驰骋欧洲战场,成为二战时期中国唯一的欧洲战地记者。本文选自散文集<北京城杂忆>.本书获中国首届散文奖.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秫秸商贩吹嘘吆喝小钹荸荠2解释下列词语。招徕:招揽。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

3、面制成的块状食物。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囿于:局限于;拘泥于。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四、走进《吆喝》,感知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找出文中提到的各种叫卖声,对吆喝声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介绍?。讨论并明确:作者儿童时北京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吆喝的主要内容、时间;吆喝的声调变化;吆喝的音韵节奏。2本文写了很多吆喝声,却不显得散乱,你知道作者是按照

4、什么顺序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注意把握关键句和过渡句)学生找的过渡句如下:a、“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b、“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c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买吃食。还有唱画匣子的。d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e叫卖实际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教师归纳:从早到晚、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五、赏析吆喝,品味语言你认为那些吆喝声好,好在哪里?1喝了蜜的大柿子讨论并明确:拟人,生动写出了柿子口味之甜。2葫芦儿――冰塔儿。讨论并明确:比喻,生动写出了葫

5、芦儿的晶莹可爱。3小玩艺儿赛活的。讨论并明确:写出了小玩艺儿的逼真。教师小结;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六、领悟吆喝,体会感情。1吆喝人生活处境怎么样?从文中找出最能反映吆喝人生活处境的语句。讨论并明确:从第四段、第十段可以看出,他们从早到晚,非常辛苦。馄饨皮儿薄,馅儿要大。可以看出他们真诚实在、热情乐观。2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在学生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后分析作者的感情

6、讨论并明确: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七讨论吆喝,深入拓展。1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吆喝还有没有作用?请具体说说.据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2006年发起的“声音文化记录”行动调查发现,叫卖声已成为号子、口技之后“城市最濒危的声音”。“声音”,是一种文化,一个记忆,一段感情。为了保护那些正在失去的声音,目前,国内一些城市纷纷发起“拯救声音”的行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民俗文化艺术团曾专门搞过一场表现叫卖声的演出,深受欢迎。2004年,中国叫

7、卖大王臧鸿老先生出版了他自己演唱的民俗CD《老北京吆喝》。正在消失的南京吆喝,也受到重视。2005年,南京举办了“南京吆喝大赛”,2006年该市还在学生中举办了“暑期吆喝免费培训班”。南京市拟将“南京吆喝”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为家乡的特产吆喝一下。八、板书设计时间吆喝声调变化时间顺序音韵节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