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

ID:42823394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_第3页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_第4页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课堂练习田东县祥周初中欧阳建章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唐雎不辱使命()(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大王加惠()(4)请广于君()(5)岂直五百里哉()(6)秦王怫然怒()(7)布衣()(8)以头抢地耳()(9)庸夫()(10)非士之怒()(11)休祲降于天()(12)天下缟素()(13)秦王色挠()(14)长跪而谢之()(15)寡人谕矣()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3)寡人谕矣三.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使秦

2、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于受地于先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徒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徒以有先生也()之愿终守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专诸之刺王僚也()四、翻译下列句子(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译文: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题一(13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

4、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5、,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人恒过然后能改B、为:何为者也或异二者之为C、以:吾欲辱之,何以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之:要离之刺庆忌甚矣,汝之不惠2、翻译下面句子。(4分)(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译文: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中秦王对唐睢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2分)愤怒--------------------------------------------道歉4、【乙】

7、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___________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5、唐睢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睢主要是靠________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_______取胜。(2分)中考题二(14分)【甲】《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

8、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长跪而谢之()(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寡人谕矣()(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