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秋思》诗歌赏析复习课

《渔家傲 秋思》诗歌赏析复习课

ID:42826325

大小:16.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渔家傲 秋思》诗歌赏析复习课_第1页
《渔家傲 秋思》诗歌赏析复习课_第2页
《渔家傲 秋思》诗歌赏析复习课_第3页
《渔家傲 秋思》诗歌赏析复习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渔家傲 秋思》诗歌赏析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渔家傲秋思》赏析复习教案 青璜中学语文组:陈颖【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下两阕写景和抒情,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  解读全词,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教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 二、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

2、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宋词的学习。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刚刚我们列举的这些诗歌,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

3、题——边塞,因此,人们把这一类的诗歌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渔家傲》也是反映边塞主题的。但是,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丰富的边地生活经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初步感知,学生朗读 1、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2、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那么,这样一首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的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四、文本赏析 (一)导入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 1、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

4、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2、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①中的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5、二)分析全词  此时的范仲淹肩负着国家的重担,我们知道,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交融,那么,当词人身兼重任之时,他的笔下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词人眼中的西北边塞大漠风光。 1、分析词的上片 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 (秋天) 很好,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  (“塞下秋来风景异”) (1)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节。此时此刻,词人身处西北边地,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有何不同的风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突出“异

6、”:总写;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 (2)“衡阳雁去无留意”    A、这句词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代传说,雁南飞,到了衡阳即止,同时,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离开的意思。那么,这里“衡阳雁去”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确的语序又是什么样的呢?“雁去衡阳”这里运用了倒装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这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7、闭。” A、首先,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B、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一起看看这些词的意思:边声:指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千嶂:层层叠叠险峻的山峰。孤城:孤寂的边城。这些意象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的,我们想一想,战争的双方,如果我军的兵力足够强大,那是不是就无需紧闭城门,大可主动出击,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紧张程度。 (4)词的上片,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视觉、感觉,将所听、所见、所感等现象连接起来,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地风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