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

ID:42826404

大小:198.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1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_第1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_第2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_第3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新题预测)2016年6月25FI,长征7号运载火箭在新建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回答1、2题。1.在海南建设我国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有()①距离赤道近,能耗低②火箭可以通过水陆运输,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铁轨的限制③海南经济发达④周圉是茫茫大海,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海南省文吕与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相比()A.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B.热量不足,光照条件好C.热量不足,光照条件较差D.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差【解析】1选D,2选D

2、。第1题,在选择发射场时,卫星发射方都会尽量选择低纬度地区,最好选择在赤道附近,因为这样可使火箭发射后得到地球自转赋予的、向东的初速度,提高运载能力。第2题,海南省文昌比甘肃省酒泉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但光照条件较差。【方法技巧】航天发射基地的选择判断(1)选择航天发射基地吋要考虑:①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可以加大发射的推动力。②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人。③天气因素:尽量选择多晴朗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④交通因素:交通条件要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⑤地形因素:要选

3、择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⑥人口因素:要选择在人口稀少的地区。(2)选择航天返回基地时要考虑:①平坦开阔,地质稳定。②人烟稀少,城市稀少,利于安全。①无大河湖泊,少森林地区。②气象条件要降水较少,空气能见度高;云层较少,航天器着陆安全且便于援救。(新题预测)图1示意M地地理位置,图2是12月22日在M地海边拍摄的风景照片。读图完成3、4题。1.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D.西北A.东南B.东北C.西南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12月21日18时10分B.12月22H7吋20分C.12月22日16时40分D.12月23H

4、5时50分【解析】3选A,4选C。第3题,12月22日南半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从图1中M的位置可知,M地偏东方向为海洋。第4题,从图1可知M地位于西三区,北京位于东八区,故两地相差11个小时。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6时,即北京时间一定早于17时。【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是:(1)不能根据季节准确判断日出方位。(2)没有关注图1,误判图2为日落时刻。(3)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2016•北京文综)2016年8月21日〜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

5、举办。读图,冋答5、6题。东八区'东九垃'西五区'(时区)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A.适逢屮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帯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解析】5选A,6选B。第5题,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为2016年8月21日〜2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和首尔都在北回归线以北,且北京纬度高于首尔,所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首尔;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出现在秋季,大约为10月份前后;北京位于

6、华盛顿东面,且纬度高于华盛顿,比华盛顿口出时间早;“秋处露秋寒霜降”,处暑是秋分之前的两个节气,大约在公历8月23日前后。第6题,屮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美国跨低中高纬度,韩国位于中纬度地区;三个国家均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三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均为现代型,屮国南部沿海有暖流经过。3.(新题预测)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的。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读图冋答问题。(1)比较甲、乙两地的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并分析原因。(2)指出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

7、的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小于乙地,并且甲地位于高原上,空气稀薄,昼夜温差较大。第⑵题,乙地地处河谷地带,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答案:(1)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云量比乙地小,且位于高原上。⑵地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