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边.1.1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边.1.1三角形的边

ID:42833659

大小:7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9-21

三角形的边.1.1三角形的边_第1页
三角形的边.1.1三角形的边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边.1.1三角形的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1.1三角形的边珠海市第八中学杨晓辉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角形及其边、顶点、角,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三角形进行分类。(3)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概括、说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情境,体现三角形的广泛应用;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学用具教具教材,课件,多媒体

2、,三角板,自制的三角形模型。学具教材、学案、直尺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出示学习目标通过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典故导入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进入闯关之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2自主探究三角形的相关概念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3探究三角形的分类通过让学生观察、概括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想。活动4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旧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根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三边关系。活动5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三边关系的运用,并通过例题讲解,发展学生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

3、思想。活动6过关习题检测知识巩固,检测学习效果活动7总结并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分享学习收获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出示学习目标(闯关之旅)通过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典故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闯关之旅不同形式的引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活动2自主探究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一)三角形的定义(二)三角形的边、顶点、角(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四)三角形的对边与对角巩固练习一:如下图,1.图中共有___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2.以AB为边的三角形。3.以E为顶点的三角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3页1-11行,同桌之间讨论,合作完成学

4、案(一)至(四),时间为4分钟。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在学生理解三角形表示方法后,引导学生在复杂图形中找三角形并表示出来,鼓励学生分享寻找三角形的方法,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与同桌交流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分享成果,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寻找三角形,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活动3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5、,帮助学生明确分类标准,不重不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得出三角形两种分类,并通过等腰三角形的认识,为后面例题学习做好铺垫。同时,由分类标准的确定让学生明白进行分类一定要明确标准,不重不漏。活动4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问题:在A点的小狗,为了尽快吃到B点的香肠,有路线A→B和A→C→B,它会怎么选择?2、请用“﹥”或“﹤”号填空:AC+CB___ABCB+AB___AC(依据:_____________)AB+AC___CB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二: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4,8(2)2,5,6(

6、3)4,4,10(4)3,8,5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得出已学数学道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探究三边关系。最后得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学生理解三边关系的基础上,由学生完成巩固练习二,并总结解题经验。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借助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学生探究入手,得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巩固练习,培养学生总结解题思路的技能。活动5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例: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cm的等腰

7、三角形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掌握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探究解题方法。对于第(1)问,引导学生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适当地进行点拨,而第(2)问,由学生讨论,最后得到分类的两种情况。教学过程中,第(1)问采用“教师设元,学生板演”的方式;第(2)问采用“学生讲解,教师板书。”问题的解题思路,一方面涉及到方程思想的运用,另一方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点拨方法,向学生渗透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教会学生解题的技能。活动6过关习题检测(详见学案)学生检测,交流答案。通过过关检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