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ID:42838659

大小:3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3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传统教学过程,其教学基本模式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和学生特点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据此,笔者在探索和实践中建构出更适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一四段式教学。1聚焦:初中生物学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

2、的实践,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新的方向,教学观念也得以“翻转”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利用翻转课堂基本的教学模式:课前自学、课中讨论和练习巩固。这种模式忽略了初中生物教学和初中生特点,从而在教学中出现会以下两点不足。1.1教学环节孤立,知识碎片化虽然,课前和课中的教学内容来自同一章节,但由于时间的跨度,加上初中学生的整体观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知识间的迁移能力较弱,利用基本的翻转课堂模式很容易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碎片化。因此,在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体现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1.2教学前提欠缺,教学效果低

3、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基于几个基本假设:①假设学生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在家学习完全是自觉的行为;②假设学生都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对看不懂的地方反复“倒带”;③假设每位学生都能熟练运用数字化设备;④假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足以充分发挥其“云服务”功能,支持自主学习、教育均衡和个性化发展;⑤假设每个家庭面临的网络环境都安全。如果这些假设中只要有一个没有完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效的。所以在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要考虑以上假设不能完成时,应如何通过优化措施来补救。2剖析:初中生物教学特点和初中学生不适于翻转课堂的特点2

4、.1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1)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本身存在一种内在逻辑关系,它与学生的思维规律一起共同决定了教学环节及其展开过程的“序”,教师应有能力去把握和揭示恰当的“序”。只有课堂上教学内容具有良好的结构性,才能为学生形成、完善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中要体现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这一点也是和初中学生认知规律相统一的。(2)新课标基本理念要求初中生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教学、诊断、评价和补救四大教学环节,促进全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2初中学生不适于翻转课堂的特点(1)初中学生自觉性不

5、够或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厌学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课前的微课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或应付了事,所以在翻转课堂中要体现对课前学习内容的诊断和补救。(2)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能力不够。传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碎片化,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体现教学的完整性和内在的逻辑性。(3)初中学生自我评价和诊断能力不足。个别学生不能有效地利用学习任务单和进阶练习对微课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微课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诊断,从而更好地教学。3实践:四段式教学模式基于对翻转课堂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不足、初中生物教学特

6、点以及初中学生不适于翻转课堂的特点的分析,探索适于初中生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归纳出四段式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前、课中两部分,两部分共分为四段:微课学习、微课内容的回顾与检测、合作探究、巩固练习。下面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为例,谈四段式教学模式。3.1微课学习(课前):自主学习和问题生成首先依据教学目标、新课标理念和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微课、学习任务单和进阶练习。微课虽“微”,但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有情景引入、目标展示、知识建构和归纳总结等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设计学习任务单和进阶练习辅助学习,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和评

7、价。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掌握学习微课的目标、方法、建议等,然后学习微课,再通过进阶练习和学习任务单自我诊断学习情况,如有问题,可重复上述步骤。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收集问题,了解学生的疑难点和兴趣点,确定教学重难点,更好的促进教学的目的性和有效性。3.2微课内容的回顾与检测(课中):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本部分是课前和课中的有效连接,体现了教学的连贯性。教学过程:首先,学生分享交流微课学习收获:即学生述说学习微课后的收获,是对学生微课学习情况的一种诊断,也为后面教学提供参考,以获得更有效的教

8、?w效果;其次,完成书本“观察与思考”:通过问题串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又对没有及时学习或消化的一部分学生进行教学补救;最后,进阶练习的自评,进行自我评价和诊断,是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