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

ID:42839496

大小:704.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22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0.杨氏之子课型新授课课时2-1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学本课,要使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觉,重点抓阅读和背诵。读,要通过范读,让学生注意停顿,体味语感,而后领读、自读,直至正确、读流利。学情分析经过五年的语文课程学习,本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读文章后,能了解这篇课文的大意,语言艺术方面的专题在前几册课文中有所涉及,但本单元内容有所扩展,内涵更加丰富。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诣、设、应声、夫子”等字词。2.正确、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会写会认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拟用学法教师示范朗读,情境对读,情境演绎媒体资源或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2.引导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1.齐读课题,自由交流课题的意思。“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刘义庆(403

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所著《世说新语》是魏晋轶(yì)事小说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的先驱。1.本文的作者是朝,这篇课文选自他的代表作。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wéiwèi)设果儿应(yīnɡyìnɡ)声答曰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三、熟读课文,把握文意。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课文,结合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2.组织全班交流。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四、熟读课文。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熟读的要求。3.自由朗读课文,感受

4、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4.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正确。“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应声”的“应”读yìng。5.反复读课文,结合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疏通文意。6.全班交流。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马上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呀。”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小组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3

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甚聪惠(2)以示儿曰(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本文的中心句是。板书设计课题10.杨氏之子(2)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这节课的重点是释句,要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疏通文句,要词词落实,句句落实。在此基础上交流“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以及阅读心得。背诵,不仅要正确,还要注意停顿和语气。在本课最后,要对开展综合性学习作些布置和讨论。学情分析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不能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不能体会句子的深刻内涵;大部分学生不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会体会着人物的内心活动将感情

6、表达出来,这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指导的。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3.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拟用学法教师示范朗读,情境对读,情境演绎媒体资源或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引导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细读课文。1.组织学生讨论,解读孩子的聪明之处。2.组织二次讨论,对孔君平进行评价。3.说

7、说课文的主要内容。1.读课文,探究孩子的聪慧与礼貌。(1)“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汇报:他的聪慧是从哪儿读出来的?(3)小组讨论:这个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5.这篇课文讲的是6.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孩子的回答妙在:引导学生想象与表达: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有怎样的反应?三、总结全文,交流启发。1.启发思考:学了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组织小组内交流。3.组织全班交流。四、指导背诵,拓展延伸。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2.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

8、的妙处。(4)再读再议:这个孩子除了聪明,还有哪些好品质?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2.探究“客人”的幽默。3.这个故事中除了一个九岁的孩子,还有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4.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孔君平听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