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民主的基础》有感

读《民主的基础》有感

ID:42839966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读《民主的基础》有感_第1页
读《民主的基础》有感_第2页
读《民主的基础》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民主的基础》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民主的基础》有感《民主的基础》一书是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编写的高中课程读本,由刘小小、赵文彤翻译,纳入中国的世界公民读本。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是权威、隐私、责任、正义。每个单元的基本结构相似,解释概念,举出案例进行辨别,从中带领学生界定评估监测的方法,明了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中自己选择的立场。接下来说明该项特征的利弊,最后提示运用权利的范围和限制,承担义务的责任人。书中包含大量讨论案例,讨论内容往往是现实社会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利益冲突。细看一部分,剩下的翻一翻就可了解全貌。从内涵来说,本书前言开宗明义,说明这本书的编写要求“不仅有助于理解美国政府的立

2、国之本,更是评估和区分“宪政民主”与“不自由的社会”的关键。”''为了维护我们的国家得以建立的自由和价值,我们必须付出代价或承担责任,我们也必须在许多相互冲突的价值和利益中做出选择。在《民主的基础》的学习中,你们将会针对运用权威和保护隐私的案例进行讨论和辩论,你们将要回答在一系列情况下应当如何承担责任、怎样才能实现正义的问题。”既然如此,那么这四项即可被认为是美国民主的基础。权威是解释我们服从谁,为什么服从;隐私是我们怎么保护自己;责任是我们承担什么;正义是判断的标准。所有的权利与义务都有相应的范围和限制那么。总结来说,一个民主社会,是由能清楚认识

3、自己位置的公民组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公民们服从权威,形成自己的标准,承担自己的责任,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中协调共处,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当然,公民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挑战权威,以形成新的正义标准。由于共处的主要标准是政府制定的,所以,书中的案例,有一小部分是贴近学生生活,举现实中的例子,用于讨论的案例往往是现实职业,尤其是涉及到对于职业操守的坚持(仍然以法律的形式)。大部分案例是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守法和“守心”之间(更重要的标准)的冲突,甚至有同一事物不同标准之间的利益冲突。每一个都有理,遵循任何一种都要付出代价。从教授的方法来

4、说,这书让中国的师生颇为不适应,因为没有答案。别说标准答案了,连答案都没有。除了在利弊分析吋有明确的儿条外,剩下的内容,冲突多厉害也没有答案,也没有倾向性。所举的案例都基于现实生活,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辩论吋也分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所以,基于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判断,根木不可能有单一的答案。书中一再提到,通过这些学习,你能形成自己的标准。同时,书中还一再提到“知识T具”。知识工具有明确的提示,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流程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从而教会学生用什么方法去进行判断,按哪种标准去进行抉择。确实是:抉择,因为没有答案。所有的案例都有两难境地,不

5、作为也是一种抉择:保持现状。只要抉择,必然有相应的代价。那么,按照这样的程序与这样的标准培养出來的是什么呢?只能是公民。这个在现代中国仍然陌生的名词。我们有“人民”、有“百姓”,没有“公民”。人民也好,百姓也好,这个概念或者大到虚幻:只有名词没有实体,或者小到孤单:只有孤零零一个人,两者都不构成制约的力量。我读托克维尔《I口制度与大革命》时,有一段话卬象深刻乂不能理解:在中央集权制下,法国人民被分成了如此相似乂如此孤立的个人。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相似,更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相似却乂会孤立。现在我理解了,因为有统一的标准,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所以人们的

6、利益变得如此一致,一致的利益造成了无数相似的个体。因为个体如此相似,所以他们从每个人身上看到的都是自己,所以他们只能孤单的归属于大一统政权。当然,因为个体的数量如此庞大,一旦他们终于要争取自己的利益,造成的变革也会如此巨大。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给了三个结论:“第一条是,今天,举世的人都被一种无名的力量所驱使,人们可能控制或减缓它,但不能战胜它,它时而轻轻地,时而猛烈地推动人们去摧毁贵族制度;第二条是,世界上所有社会中,长期以来一直最难摆脱专制政府的社会,恰恰正是那些贵族制已不存在和不能再存在下去的社会;最后,第三条真理是,没有哪个地方,专制制度产生

7、的后果比在上述社会中害处更大;因为专制制度比任何其他政体更助长这种社会所特有的种种弊端,这样就促使它们随着它们原来的自然趋向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下去。”我震惊于这三个结论的现实性。在托克维尔那里,“贵族”是一个集团,拥有合法抗衡力量的集团,公民们以集团的方式与政府博弈,获得妥协后的平稳。公民,他归属于某个集团,或基于利益,或基于信念。古代专制社会存在的是“臣民”。这本书隶属于世界公民读本,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公民。序言中说:中国自来只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样独善其身是没法培养出公民的。大一统政权下的道徳标准当然可以给予这样的批判。但是,美国的公民教育

8、基于美国宪法的信条,有实际的社会保证,包含美国文化的认同。我们的公民教育乂要立足于何处?传统文化?很显然吋至今日它都是召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