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与分离复习7

传质与分离复习7

ID:42843100

大小:10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传质与分离复习7_第1页
传质与分离复习7_第2页
传质与分离复习7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质与分离复习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相对挥发度α表示了物系分离的难易程度,α远离1,则易分离,α=1,则该物系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分离。(对)2、蒸馏压力的选择,优先考虑采用加压操作,只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常压或减压。(错)3、比轻关键组份更轻的各组分均从塔顶蒸出,比重关键组份更重的组分,均从塔底排出,且两关键组分为相邻组分,称为清晰分割。(对)4、涡流流体中出现旋涡,造成组分扩散,称为涡流扩散。De不仅和搅拌方式有关,而且与流动状况有关。(错)(错)5、干燥过程:是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的湿分(水或其他溶剂)的单元操作。(对)6、双膜模型要点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传质阻力小部分(全部)集中在虚拟膜内,膜外相主体

2、中高度湍流传质阻力为0,即无浓度梯度。(错)7、一般在F、S、分离要求一定时,逆流比错流萃取所需的理论级N少;当理论级N相同时逆流所用的S量较小,故生产上多采用逆流萃取。(对)8、萃取依据: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挥发度的差异使之分离。(错)填空题1、干燥过程质量传递:湿份的转移,由固相到气相,以蒸汽分压为推动力。干燥过程热量传递:由气相到固相,以温度差为推动力;加热方式有: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2、五种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值范围:(1)冷液进料__q>1___;(2)泡点液体进料__q=1___;(3)汽液混合物进料__0

3、和蒸汽进料_q=0___。3、负偏差溶液平衡分压低于拉乌尔定律的计算值,泡点升高。4、吸收过程的分类依吸收组份数分:单组份吸收与多组份吸收。5、蒸馏是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起依据: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简答题1、简述多级错流萃取的特点?多级错流萃取的特点●萃取相溶质的回收率较高●溶剂耗量较大,溶剂回收负荷增加●设备投资大2、简述对流干燥的基本概念?利用热空气和湿物料作相对运动,气体的热量传递给湿物料,使湿物料的湿分汽化并传递到气体中,并被带走。对流干燥是动量、热量、质量传递同时进行的传递过程。四、论述题论述如何对吸收塔的操作参数进行确定?吸收塔的操作参

4、数主要指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① 操作压力的选择:吸收压力高优点:提高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减少了气体的体积流量,可以减小塔径缺点:降低了吸收剂的选择性吸收塔的造价可能升高吸收压力低则相反一般应该从过程的经济性角度出发,必须兼顾吸收和解吸以及整个工艺的操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② 吸收温度的选择◆ 对于物理吸收吸收温度低优点:溶质的溶解度增大,减少溶剂用量推动力增大,降低塔高度减轻解吸塔的负荷缺点:低于常温的操作会增加操作费用◆对于化学吸收吸收温度高优点:化学反应速度快缺点:传质推动力降低一般情况下,常温下的吸收和解吸操作,过程的操作费用最低.五、计算题在常压下将含水质量分数为5

5、%的湿物料以1.58kg/s的速度送入干燥器。干燥产品的含水质量分数为0.5%。所用空气的温度为20°C、湿度为0.007kg水/kg干气,预热温度为127°C,废气出口温度为82°C,设为理想干燥过程,试求:空气用量V;解:(1)绝干物料量物料进、出干燥器的干基含水量:干燥水分量:(或用下式计算:空气进干燥器的状态为:H1=H0=0.007kg/kg干气(空气出干燥器的状态:t2=82°C,I2=I1=147kJ/kg干气()空气用量:()六、设计题画出两段式气流式干燥器的示意简图?两段式气流式干燥器的示意简图图对工艺基本描述正确得10分;图点、线、标基本正确得10分,点

6、、线、标错1处扣2分,错5处(或以上)扣10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