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范文(作者:余一明)

论文参考范文(作者:余一明)

ID:42852273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论文参考范文(作者:余一明)_第1页
论文参考范文(作者:余一明)_第2页
论文参考范文(作者:余一明)_第3页
论文参考范文(作者:余一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文参考范文(作者:余一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导游业务》课程3-P互动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余一明(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50)[摘要]第一次将互动教学法细分为推式互动(PushingInteraction).平式互动(PlainInteraction)和拉式互动(PullingInteraction)三种,构建"3-P互动体系"进而以导游服务人才培养为例分别对三种互动模式进行应用分析。彻底打破了传统观念对互动教学的禁锢,揭其面纱且展其真容,为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宽广而又系统的方法体系。[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3』互动体系;导游服务一、3・P互动体系的提出互动教学就是指由教育者创

2、造条件,营造多边多变的教学环境,让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学习个体或团体在一起相互交流、和互学习,在过程上相互作用,在效果上相互加强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同,互动教学强调双边平等交流和探讨,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融,激发双方的积极和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法既重视教,更重视学;既强调教学过程,乂强调教学效呆;既重视教学的状态,乂重视教学的结果。然而非常遗憾,V界很多人对互动教学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髙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纵观冃前学界对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法或者互动教学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大多比较片面或缺

3、乏系统分析。例如,谢少安(2010)只是帘意到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谭福梅(2006)仅仅研究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等,非常遗憾他们都没有建立起互动教学体系。庆幸的是业界对互动教学体系的研究FI益关注,颜醒华(2007)认为人们目前对互动教学的认识存在四大谋区,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成善汉(2009)认为当前的互动教学模式简单、无实质性的内容°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丿IJ现代的科学手段并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实现多种互动教学模式的融合和建立互动教学体系是当务Z急。俗话说,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必须

4、相互交流才有效果。又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学习是需要交流的,这点不容置疑。关键是这种交流和互动应该是多向性的而不是单向的——学校与学校Z间,专业与专业Z间,班级与班级Z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师姐与师妹之间都会产生形式各异的互动。不管互动的表现形式多么复杂,但终究都可以依据相互作用力的方向对它们进行归纳。由于两个学习个体或团体ZI'可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同,有高低之分,存在“能级羌”,这样的两个个体在一起交流、学习时就必然会产生相互作用力。根据相互间的作用力的方向不同,互动教学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平式互动(

5、PlainInteraction)拉式互动(PullingInteraction)和推式互动(PushingInteraction)三种模式,这三种互动模式便共同构成了所谓的3-P互动教学体系。二、3・P互动体系的应用基础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较,互动教学法尤其适川于以传授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与理论教学不同,专业技能的教授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平台,让专业技能在互动中得以巩固和更新。目前,我国的髙职教育正在推广项目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博的舞台,为互动教学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应用基础。项Fl教学通过组织学生真止地参与项冃建设、管

6、理和实施的全部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一教学模式揭示了高职教育“以技能为屮心”的价值取向。创设专业技能项目是实施互动教学的前提条件。项目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将专业技能项目化。一是专业课程笫一•次细分,建立课程模块。高职课程模块化是根据人才培养H标所确定的知识和能力耍求,按照相关标准编排为若干合理的课程模块,制定一幅“课程地图”并标出核心课程,告诉学生哪些课程可以获得哪些核心能力。某一专业的课程模块--般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注重人文索质的公共课程模块、作为职业方向通用部分的&业基础课程模块、根据各个专业方向要求的不同而设置的专门化课程模块。笔者将专业专门化课程体系模块

7、进一步划分为专业特色技能课程模块、专业优势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块和专业辅助技能课程模块。并用“一支箭”来比喻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的“课程地图”。二是专业课程第二次细分,构建“课程包”。在对专业课程进行完“模块化”Z后,还要对专门化课程模块里所涵括的各个层级的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进行二次细分,其口的是顺利建立“课程包”。并不是每一个经第二次细分出來的专业课程包里都含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要根据专业以及社会实际需求等情况而定。三是专业课程包的内部优化。也就是构建课程包里所涵盖的各门课程之间的体系。有些课程包仅包含一门专业课程,体系较为简单,而有的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