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十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十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ID:42855329

大小:1.56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9-24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十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十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十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十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十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十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考试说明考查情况商业的发展(四年2考)市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四年3考)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商思想一、商业的发展1.商业活动(1)商周:商业发展,西周骨贝和铜贝流通。(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3)唐代:水运陆运发达,商船宏大。(4)宋元①海外商运发展迅速,___________重要。②益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明清:出现晋商

2、、徽商等大商帮和会馆。海外贸易税2.“市”的发展(1)秦代:对市进行严格管理。(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南北朝时代:形成了民间集市——“_____”。(4)唐朝:“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_____”繁盛。(5)宋朝:“市”突破了原先_____和_____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草市夜市空间时间3.商业都会的崛起(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_____”的商业区。(2

3、)两汉时期:著名的城市有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和成都;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3)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扬州“雄富冠天下”;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商业发达。市井(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最有代表性。(5)清代:乾隆时期的_____,财富“甲于天下”;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成为著名城镇。苏州问题1: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如何?提示:(1)城市经济繁荣:特别是东京等,“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2)货币经济发展:益州出现了世界

4、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问题2:中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一致的吗?提示:不一致。在中国古代,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这种市不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中国古代的城以防守为基本功能,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问题3:什么是商帮?提示: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以会馆为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清朝时以晋商、

5、徽商等十大商帮为主。商帮和会馆的形成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结果,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重农抑商(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_____________的发展。(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安定人心,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商业和手工业(3)形成与发展①战国:_________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②西汉: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发展_________;规定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③唐代:商人在政治和法律

6、上仍受歧视。商鞅变法官营商业(4)影响①积极: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②消极:使_____________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社会经济活力2.“海禁”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表现①明朝建立“_____”贸易体制,严加禁阻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②清朝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政策,顺治年间颁布“_______”和“迁海令”。③短暂的“开放”实质上具有_________的性质,仍然

7、禁止民间贸易往来。(3)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导致中国社会极端___________。海禁令官方垄断保守和封闭朝贡问题1: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表现如何?提示:(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问题2: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阻碍作用?提示:(1)它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2)它对民营工商业征收重税,妨碍

8、了工商业资本的积累。(3)它使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4)“重农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限制商业的发展。问题3:“海禁”政策就是禁绝海外贸易吗?提示:不是。“海禁”其侧重点是严格禁止民间对外往来,而政府则有限地进行对外贸易。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三、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条件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_________的发展。2.产生标志明代丝织业发达的江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