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周昌谷的

试论周昌谷的

ID:42855868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试论周昌谷的_第1页
试论周昌谷的_第2页
试论周昌谷的_第3页
试论周昌谷的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周昌谷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周昌谷的“蚓书”创作及其意义滕万林提耍周昌谷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不在绘画Z下。“蚓书”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代表。“蚓书”的形成过程。他在少年时期,受其父的彩响,学过数年魏碑。1948年进杭州国立艺专后,对苏轼字下过一番功夫。1953年毕业后留校,受潘天寿影响,写了数年黄石斋、沈寐叟结体高古的字。接着追擊过渊雅静穆的陈洪绶书法。1959年夏天,在绍兴下放劳动中,对蚯蚓、田螺、蜗牛在泥上爬行留下的圆转有力、富有韧劲的线条的感悟,种下了创变的种子。上世纪60年代,沉醉在沉着痛快的米字,但又觉得老是跟在前人的后面不变总管是不行的。上

2、世纪70年代初,耽于人草创作,爱好王铎、徐渭和朱韋书法,终于促使了“蚓书体”的产生。“蚓书”受朱处的八大体影响较深,但两者决非类同。“蚓书”创作的启发意义1.书法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而学习传统的方式要灵活多样。2.书法的创作应讲究形式美,破坏“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的“丑八怪”是不可取的。在小国历代书画史中,画家兼工书法的代不乏人。画家书法与书家书法,同为书法,自有其共通的一而,但画家书法常以画旨入书而形成其独特的风貌。“他们以情驭法,法自我立,对现代巧法艺术的发展颇冇启发和借鉴作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価家墨迹

3、拨莘”从帖《编辑说明》)。已故著名画家周昌谷所创的“蚓书”,是一种隽美独特的新书体。探讨它的创造过程,对于当今的书法艺术的创新也许不无裨益。周昌谷(1929-1986),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人,原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是50年代革新传统绘画和创建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开拓者之一。他创作的《两个羊羔》,在1955年荣获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享禅画坛,影响深远。他和许多冇成就的文人画家一样,在作画的同吋,十分重视书法的研习。他曾说:“因为喜爱国画才旁及书法的,写字可锻炼加强笔力,画上题字,字难看了也不行,所以重视书法。”经过数十个春秋的

4、艰苦探索,他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可说不在绘画之Fo代表周昌谷书法上的成就的是他的“蚓书”,它看上去有点像蚯蚓的样了。这未免有点让人感到意外,因为,不论在历史上也好,在现代也好,说把字写得像“春蚓秋蛇”,都是对字写得缺乏笔力、缺乏筋骨而说的。以“春蚓秋蛇”作为字写不好的一种比喻,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把自己写的字取名为“蚓书”,难免令人费解。不过,当我们明了“蚓书”的创造过程和这种书体的特征之后,问题还是可以理解的。昌谷生长于书香门第,其父周庸平先生工诗词,善书法。昌谷在少年时代,受他的父亲的影响,学过数年的魏碑。1948年进杭州国

5、立艺专后,对既冇碑意义乂冇行帖趣味的苏字下过一番功夫。1953年毕业后留校,受潘天寿先生的影响,写了数年黄石斋、沈寐叟等笔意遒炼、结体高古一路的字。此后有一段时间,他追慕过气息“渊雅静穆”,结体“放纵”、“攒捉”的陈洪绶的书法。和历史上一些书法家得自然开悟而书法大进的情形一样,周昌谷的“蚓书体”的获得是和他1959年在绍兴乡下劳动时所得的感悟分不开的。那年夏天,他在绍兴下放劳动,一次在脚踏水车上车水,蓦见前面一块出水将干未干、稀泥一平如镜的秧留着蚯蚓、田螺、蜗牛爬行过的错综复杂的线条,那样子简肓像一幅抽象派的绘画。并在脑子中闪现

6、出潘老一副対联的上句“蜗牛入席问奇字”,于是就自然联想到书法上來。那蚯蚓、田螺、蜗牛在泥土爬行昭下的线条,是那样深刻,转弯处又是那样有力,这不是和车行泥淖、印印泥、屋漏痕、虫蚀木等同一个道理吗?进而他恍然大悟:这些由于物体的缓慢动作形成的圆转有力、富有韧劲的线条,如应用到书法和绘画的用线上来该多好呵!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尚未常熟,他没有立即付诸实践。但是,在他的心里却深深地埋下一颗书艺创变的种子。在60年代,他的灵秀的笔性使他沉醉于沉着痛快的米字,一连写了十多年,写得很像样。其间述吸收过魏晋书法畅达、古艳的结体特点,以补米字易生偏

7、欹狂侧之失。当时,余任天先牛对他说:“不要再思迁了,就定下來写米字吧!”可是潘老却认为写米字易入率滑,还不如以前写黄石斋、沈寐叟来得好,这使他感到彷徨苦闷。他想:口己在传统中转了三十年了,老跟在前人的后面不变总管是不行的。潘老学黄、沈,就不是照搬,而是在他俩的基础上变化出自家面貌來的。白己学米也好,学黄、沈也好,总不能类同于他们,而应该创造一种特有的个人风格才行。因此,他进一步考虑,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来变,又该变成一个什么样了才好?这种顽强的创变愿望,终于在70年代初获得了实现.那时他患痼疾,又处于文化凋残的“文革”期间,但对I!

8、;画艺术仍进行着不懈的追求。一方面,他耽于大草的创作,爱好王鮮和徐渭的草书,探索草书笔法入画,以增加画笔的抒情力度,并籍以调养心身。另一方面,他对八大山人的书法一往情深。这与他当时因受“文革”的挫伤和病痛的怵I扰的境况不无关系,但主要的则是山于那线条均匀有力,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