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科组总结

同课异构科组总结

ID:42862426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同课异构科组总结_第1页
同课异构科组总结_第2页
同课异构科组总结_第3页
同课异构科组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科组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育“同课异构”课例研究总结与反思广附大学城校区体育课赵霞本学期我们体育课,从2013年9月到2013年12月,进行了课例研究,四位老师梁绍源、邓智辉(大学城)张苗苗、刘志平(黄华路)分成两个课题:初中组“立定跳远”高中组“蹲距式起跑”为题,进行同课异构,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一、“同课异构”课例研究的背景本学期,在教务处的领导下,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旨在解决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些具体细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新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快速上手。特别是大学城校区新教师多,经验欠缺。二、行动过程1、第一阶段:课例研究公开课准备

2、阶段在初中几位老师的讨论后,我们不断深入理解“课例研究”的原则和目的,设计了课例研究的具体方案。经与黄华路协商定下课题为”立定跳远”初中和“蹲距式起跑”高中,选择梁绍源、张苗苗两位老师上初中组;邓智辉、刘志平两位老师上高中组,两组老师进行分组分校区独立进行备课和行动,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案的设计,备课组同伴协商和支持。张苗苗老师教学目标确定为: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梁绍源老师教学目标确定为: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爆发力等身体素质。邓智辉老师

3、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要领,使大部分学生改进提高蹲距式起跑动作及起跑后加速跑技术。提高起跑的节奏感。刘志平老师教学目标确定为:,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蹲距式起跑的技术动作,通过练习,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2、第二阶段:第一次试讲及集体反思在经过两组老师较为充分的准备和备课组同伴协商之后,四位老师分别在两校区进行了第一次上课,两校区自己进行听课、记录。课完课之后,分头进行交流和集体反思,提出两校区科组建议,四位教师进行调整,做好第二次上课准备。梁绍源老师的建议:书面增加单元计划,重点难点要修改,分层教学应注重不同基础的

4、学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定几种难度的练习让学生练习。在穿越呼啦圈游戏环节有些奖惩措施。邓智辉老师的建议:技术动作讲解过于详细,有些繁琐啰嗦。体育游戏没有很好的与本次课相结合,需要更换;练习密度与强度稍微过高,可以适当减量。3、正式上课与反思两校区采取同课题同时间进行教学,两校区全体教师听课评课,课后科组进行集体讲评,教师个人进行教学反思:对梁绍源老师得评价意见:课程设计较合理,内容较切合初中的教学,能够结合中考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教学目标能得到落实,准备活动较为创新通过街舞和音乐进行热身,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趣味的比赛性质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训练

5、积极性,能够较好的完成课程内容,分层教学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建议:整体练习立定跳远技术的次数过少。对邓智辉老师的评价意见:教学内容能够结合高中教学大纲的要求,起跑教学通过三个层次教学,“各就位”“预备”“跑”循序渐进的把蹲距式起跑起跑技术传授给学生,教学顺序安排合理,讲解示范较为明确,通过比赛性质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建议:对蹲距式起跑时重心的偏转应强调,让学生明白起跑时重心的正确位置。对张苗苗老师的评价意见: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教学语言严谨准确,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在教师组织与主导方面,学生能很好的听从指挥,积极参与各

6、项练习,讲练结合,教学效果看:本课围绕立定跳远展开教学,通过单足跳、蹲起跳、障碍跳、分解立立定跳与完整立定跳等手段,建议:由于天气较冷,热身活动应更充分些,在下课前安排往返跑不恰当,不利于学生心率的平复。对刘志平老师的评价意见:教学设计简单实用,内容选择从实际出发,课堂组织严谨流畅,教师指挥合理有序,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本节课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充分的练习,集中训练了学生的速度与力量,在学生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进行了专项有效练习,不仅手段多样,而且训练效果非常好,课中运用站立式起跑、原地高抬腿后起跑、蹲下起跑、身体俯卧单脚蹬地起跑、身体俯卧双脚收起

7、跑、蹲距式起跑等方式逐步深入。建议:对蹲距式起跑的技术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师在起跑技术要点的讲解存在偏差。这四堂课总体情况不错,教学目标都能达到预期效果,黄华路两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驾驭能力好过大学城老师,课堂从设计到上课“中规中矩”强度适中,教学顺序流畅,安排合理。大学城两位教师在整堂课对学生的驾驭稍显稚嫩,但比黄华路设计的内容新颖,有创新,梁绍源老师在教学中运用街舞热身、课堂中使用音乐,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效果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大学城两位新进教师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上出这样的课是有一定的潜力。总体评价是各有千秋,张苗苗老师的公开课略胜一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