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动力学综述

车辆动力学综述

ID:42862853

大小:99.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车辆动力学综述_第1页
车辆动力学综述_第2页
车辆动力学综述_第3页
车辆动力学综述_第4页
车辆动力学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辆动力学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车辆动力学综述人们常说控制一辆高速机动车的主要作用力产生于四块只有手掌般大小的区域一一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区。这种说法恰如其分。对充气(橡胶)轮胎在路面生所产生的力和力矩的认识。是了解公路车辆动力学的关键。广义上,车辆动力学包括了各种运输工具一一轮船、飞机、有轨车辆、还有橡胶轮胎车辆。各种类型运输工具的动力学所包含的原理,各不相同并且十分广泛。车辆动力学主要分为车辆系统动力学和车辆行驶动力学。因为车辆性能在加速、制动、转向和彳丁驶过程中运动的表现是施加在车辆上的力的响应。,所以多是车辆动力学的研究必须涉及两个问题:怎样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力。在车辆上

2、影响性能的主要作用力是地面对轮胎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轮胎特性,这些特性有轮胎在各种不同工况下产生的力和力矩所表征。研究轮胎性能。而不彻底了解其在车辆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够的:反之亦然。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提高车辆的平顺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主要将动力学原理用于车辆行驶系统的控制以及优化控制,包括轮胎、转向、悬架以及电控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得到更优的力学特性。1>悬架传统的被动悬架具有固定的悬架刚度和阻尼系数,设计的出发点是在满足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进行折中。被动悬架在设计和工艺上得到不断改善,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

3、的目标,但无法解决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主动悬架的概念,这种悬架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器。汽车悬架可分为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主动悬架根据控制方式,可分为半主动悬架、慢主动悬架和全主动悬架。目前,主动悬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策略和执行器的研发两个方面。图1所示为上述各种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K代表悬架弹性元件刚度,代表轮胎等效刚度,(X代表减振器阻尼,代表主动装置,代表非悬挂质量,代表悬挂质量。(d)慢主动悬架(e)全主动悬架图1各类悬架结构示意图(1)半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系统介于被动悬架系

4、统和全主动悬架系统之间。它只消耗少量的能量,可进行刚度或阻尼控制;半主动悬架比全主动悬架结构简单、成本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半主动悬架系统已较为广泛地使用在高级汽车和军用汽车上半主动悬架可分为刚度可调式和阻尼可调式两种。目前,弹簧的刚度调节普遍通过空气弹簧或油气弹簧来实现。刚度可调式半主动悬架可提高汽车行驶的路面友好性,减轻汽车对道路的损伤程度。福特汽车公司的ContinentalMarkVII车型和丰田公司LEXSUS(LS400弄型上均成功应用了弹簧刚度有级可调的半主动空气悬架。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为保时捷开发了弹簧刚度可调的空气

5、悬架,装备于Panamera车型上。(2)全主动悬架A—执行元件E一比较器F—力传感器P一电位器一控制阀丨一悬挂质量2—加速度传感器3一信号处理器4一控制单元5一进油6一出油7—*非悬挂质量一路面输入图2全主动悬架工作原理全主动悬架系统釆用一个可控的执行器代替了被动悬架的相应部件,是有源控制系统。全主动悬架系统所采用的执行元件具有较宽的响应频带,为0〜15H乙有的高达100H乙对车轮的高频共振也可以控制。全主动悬架系统结构复杂,主要由执行元件、各种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执行元件多采用电控液压或电控气压伺服系统。(3)汽车主动悬架的研

6、究发展趋势目前,被动悬架的应用在一定时间内仍是最广泛的,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参数来提升悬架性能。半主动悬架性能优于被动悬架,成本比全主动悬架低,它将是今后悬架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研发可靠、调节方便的可调阻尼减振器和算法简单有效的控制策略则是其主要课题。全主动悬架性能突出,由于其高成本。结构复杂,目前还只装备于高级汽车上。全主动悬架研究的重点在于高性能的执行器和控制策略两方面。电控式全主动悬架是汽车悬架的发展方向。2、轮胎车辆动力学性能的稳定控制系统(DSC)就是主要分析与估计轮胎的实时特性与性能,对轮胎的实时状态进行评估,对收集的参数进

7、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到更为直观可靠的数据,有利于研究人员做岀判断和改进。这对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及安全性有积极的意义。实用轮胎模型,一般通过实验获得,常用于车辆动力学与控制分析。大部分的实用的轮胎模型描述的线性或非线性静态轮胎性能。遵守一个规则:在松弛长度轮胎(RLT)模型插入一阶轮胎动力。然而在描述低速轮胎动力时,RLT模型能创建一个无阻尼振荡模型在.3、转向系统(1)汽车转向系统的概述汽车转向系统是驾驶员用来控制汽车运动方向的系统,它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的舒适性。转向系统发展至今,出现了机械式、液压助力式、电控液压动力式、

8、电动助力式和线控转向系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转向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与研究变得日益重要。汽车的转向系统作为整车的一个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