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教学课件设计PPT

急性心肌梗死教学课件设计PPT

ID:42863141

大小:402.3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24

急性心肌梗死教学课件设计PPT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教学课件设计PPT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教学课件设计PPT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教学课件设计PPT_第4页
急性心肌梗死教学课件设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教学课件设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唐秀芳一、定义二、病因三、病理生理特征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七、治疗八、康复和二级预防九、预后问题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ctioninfarction,AMI一、定义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相应的心肌酶学改变和心电图呈进行性衍变。二、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95%)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炎梅毒性心脏病三、病理生理特征冠脉粥样硬化稳定性斑

2、块斑块破溃斑块重度撕裂血管内壁斑块白色血栓形成红色血栓形成血管固定狭窄冠脉血管不完全闭塞冠脉血管完全闭塞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急性心梗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有无与梗死的面积、大小、部位及治疗时间早晚有关系。症状:疼痛,但有15—20%的老年人无疼痛症状。体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杂音。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学—时间性变化;肌钙蛋白检查。心电图检查:特征:①、缺血型T波改变②、损伤型S—T段移位③、坏死型Q波形成定位:梗死部位心电图特征导联梗死相应动脉前间壁V1、V2、V3左前降支的室间隔支广泛前壁V1—V6

3、左主干或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高侧壁V6、I、avl左回旋支后壁V7、V8、V9左回旋支或右冠脉下壁Ⅱ、Ⅲ、avF左回旋支和右冠脉支右室V3R、V4R、V5R右冠脉支及左回旋支心脏彩色B超检查:有无节段性运动障碍,有无肌断裂和穿孔,心脏原发病诊断,更重要的是心脏射血分数和心功能检查。五、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依据:⑴、临床表现⑵、心电图衍变⑶、心肌酶学三项中任意两项即可确诊。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人,我们要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改变,这一点很重要。鉴别诊断:主要是胸痛的鉴别,与:①不稳定型心绞痛②主动脉夹层③急性心

4、包炎④急性肺心病六、并发症⑴、心力衰竭⑵、心律失常⑶、心源性休克⑷、机械性损伤并发症:心脏破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裂断、室壁瘤形成。⑸其它并发症:梗死扩展、再扩展、梗死后综合征。七、治疗目标:缩小梗死心肌面积,防治并发症,降低近期和远期死亡率。必要的院前急救,迅速有效的ICU监护,及时的溶栓治疗使梗死相关动脉血供得到恢复,受累心肌得到再灌注,这是治疗的关键。具体如下:(1)、氧疗;(2)、镇静止痛;(3)静脉输液通道建立;(4)、卧床休息和饮食调理;(5)、限制心肌梗死发展的药物:①、硝酸酯类;②、β受体阻滞剂:负性肌

5、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血管平滑肌的负性作用。③、钙拮抗剂;④、ACEI类。(6)、心肌再灌注治疗①、溶栓治疗②、PTCA术③、冠脉搭桥手术溶栓治疗适应症:①、持续胸痛半个小时,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ST段抬高≥0、1mv(两个肢导联)或≥0、2mv(两个胸导联)。③、发病时间在0—12小时内。④、年龄<70岁。⑤、血压低于180/110mmHg。⑥、告知病人家属征得同意。禁忌症:①、近2周有活动性出血、手术史;②、重度高血压;或可疑主动脉夹层;③、有脑卒中或半年内有脑梗死病史;④、妊娠;⑤、糖尿病合并视网膜

6、病变;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⑦、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具体药物:①、尿激酶:150万U—200万U静滴;②、组织纤溶酶原激化剂t—PA:10mg/支。溶栓后冠脉再造的指征:1、直接指征:冠脉造影TIMI分级0—3级2、间接指征:①、血清酶峰提前,大部分在14小时内;②、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50%;③、2小时胸痛缓解;④、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病人监测内容:①、血常规APTT1、5—2、0倍②、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后12小时要应用抗凝剂,主要是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七、并发症的治疗八、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和二级预防

7、康复活动必须按病情危险分组实施。低危组:(1)、住院时无其它并发症(2)、射血分数>50%(3)、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中危组:(1)、心电图ST段抬高或下降≥2mm;(2)、射血分数EF在35%—49%;(3)、心绞痛发作频繁或性质改变。高危组:(1)、心梗面积大(两壁以上);(2)休息时EF<35%;(3)、有严重并发症。康复医疗程序分四周进行:时间活动内容1—5天卧床休息6—8天床上被动活动,每天2次,刷牙、擦脸9—12天抬高床头,半坐,每天两次,每次3—5分钟13—15天床旁坐位,每次10分钟15—30天室内活动

8、以上仅对低、中危组而言,对高危组应延迟5—10天。急性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1)、对患者进行卫生宣传;(2)、控制动脉硬化症高危因素,合理饮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3)、药物预防:①、β受体阻滞剂:持续用药三个月以下,降低死亡率20%,猝死率30%心血管事件30%;②、钙拮抗剂;(评价不定)③、阿司匹林预防再梗死和脑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